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科技创新
    吴中伟
    1998(1):1-7.
    [摘要](896) [HTML](0) [PDF 0.00 Byte](12) [Cited by](124)
    摘要:
    水泥与水泥基材料科研近期宜在宏观,粗观,亚微观三个层次上进行,波特兰水泥与常规混凝土存在着持续发展的问题,生产1t熟料水尼同时排放1t左右的CO2,中国水泥与混凝土需量猛增,形势更为严峻,因此,提出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从宏观,粗观,亚微观三个层次说明开发GHPC(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2  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Ⅰ)--机械力化学效应
    杨南如
    2000(1):19-26.
    [摘要](569) [HTML](0) [PDF 0.00 Byte](5) [Cited by](42)
    摘要:
    介绍了机械力化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概念及发展,阐述了机械力化学是指固体物质在机械力作用下可能引起的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密度变化、晶体的结晶度和结构变化、含水物质的脱水,在某些体系中混合物组分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等,并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机械力作用下引起物质的化学效应实例作了综合介绍。
    3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Ⅱ)——力学性能
    姚武 马一平 谈慕华 吴科如
    2000(3):235-239.
    [摘要](559) [HTML](0) [PDF 0.00 Byte](7) [Cited by](42)
    摘要:
    研究了采用不同工艺制作的3种几何形态的聚丙烯纤维在不同掺量情况下对水泥基材料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⑴当掺量ψf≤1.0%时,拉丝PP纤维和膜裂ⅠPP纤维虽然不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却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弯韧性;⑵低掺量(ψf=0.05%)时,膜裂ⅡPP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并可使砂浆抗冲强度、混凝土抗弯韧性指数明显提高。另外,还分析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
    4  再生粗骨料特性及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佳彬 肖建庄 孙振平
    2004(4):390-395.
    [摘要](661) [HTML](0) [PDF 0.00 Byte](5) [Cited by](40)
    摘要:
    系统测试了再生粗骨料的基本特性,研究了不考虑与考虑再生粗骨料的高吸水特性时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能与天然骨料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密度低、吸水率大、压碎指标大、坚固性差.不考虑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特性时,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小,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且水灰比越大,强度降低越多;考虑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特性时,再生混凝土可获得与普通混凝土相近的坍落度,强度则较普通混凝土降低更多,但其降低程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
    5  混凝土的自收缩及其研究进展
    李悦 谈慕华 张雄 吴科如
    2000(3):252-257.
    [摘要](543) [HTML](0) [PDF 0.00 Byte](7) [Cited by](38)
    摘要:
    评述了有关混凝土自收缩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混凝土自收缩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自收缩应力及其评估和改善自收缩的方法,提出了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6  桥面用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
    王培铭 Stark. J
    2001(1):1-6.
    [摘要](292) [HTML](0) [PDF 0.00 Byte](6) [Cited by](33)
    摘要:
    用德国标准和规范研究了丁苯乳液D623对桥面用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改进效果;丁苯乳液D623对砂浆有良好的减水作用,对提高抗折强度和粘结抗拉强度也有显著作用,并可大幅度降低压折比、提高折弹比,综合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粘结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桥面用改性砂浆的聚合物D63掺量范围为10.1%~17.5%。
    7  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问题
    朱金铨 覃维祖 等
    2001(2):159-166.
    [摘要](304) [HTML](0) [PDF 0.00 Byte](11) [Cited by](31)
    摘要:
    介绍了低水胶比与高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自收缩,并指出了自收缩是引起低水胶比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在总结国内外低水胶比水泥净浆与混凝土自收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收缩的研究方向。
    8  环境材料与绿色建材
    王新友
    1998(1):88-93.
    [摘要](429) [HTML](0) [PDF 0.00 Byte](3) [Cited by](29)
    摘要:
    简要介绍了正在兴起的环境材料与环境材料学.指出绿色建材是建筑材料今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绿色建材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9  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进展
    王新友 李宗津
    1999(3):249-256.
    [摘要](383) [HTML](0) [PDF 0.00 Byte](3) [Cited by](29)
    摘要:
    讨论了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定义和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的基本方法,系统地总结与评价了几种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10  沥青发泡原理及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拾方治 赫振华 吕伟民 徐斌 朱良镨
    2004(2):183-187.
    [摘要](542) [HTML](0) [PDF 0.00 Byte](5) [Cited by](29)
    摘要:
    简述了泡沫沥青的发泡原理,提出了沥青发泡特性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采用德国Wirtgen公司生产的WLBl0泡沫沥青实验机,对4种常用沥青进行了发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品种、发泡温度和发泡用水量是影响泡沫沥青发泡特性的主要因素;每种沥青的发泡效果与发泡温度(140℃以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在150℃左右(国外一般认为在180℃左右)就能达到较好的发泡效果。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对4种沥青的发泡特性进行了比较,并确定了它们的最佳发泡条件,即发泡温度在150℃左右,用水量在1。5%左右。该条件的得出为拌制高质量的泡沫沥青混合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1  混凝土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方程
    余红发 孙伟 麻海燕 鄢良慧
    2002(3):240-247.
    [摘要](587) [HTML](0) [PDF 0.00 Byte](3) [Cited by](28)
    摘要:
    基于Fick第二扩散定律,推导出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依赖性和混凝土结构微缺陷影响的新扩散方程,得到了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理论基准模型。建立了考虑多种耐久性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表面剥落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混凝土冻融循环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和混凝土损伤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借助于大量的实验和工程数据,对理论基准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海洋,除冰盐和盐湖等氯离子环境中,混凝土氯离子浓度实测值与本文理论模型预测值完全相符,取得了满意的验证效果。
    12  混凝土及其增强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赵国藩
    2000(1):1-6.
    [摘要](405) [HTML](0) [PDF 0.00 Byte](7) [Cited by](27)
    摘要:
    对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活性微粉混凝土、低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等)以及混凝土增强材料(非金属配筋、新型预应力钢棒等)近年的应用与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
    13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孙振平 蒋正武 王玉吉 张冠伦 王建国 鲍铨明 杨富全 张军 苟德胜
    2002(1):26-31.
    [摘要](324) [HTML](0) [PDF 0.00 Byte](6) [Cited by](27)
    摘要:
    从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两方面讨论了导致减水剂与水泥不相适应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解决此类总是的基本思路,另外还就掺加高效减水剂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的原因,机理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4  水泥基材料水化过程的交流阻抗研究
    张莹 史美伦
    2000(2):109-112.
    [摘要](362) [HTML](0) [PDF 0.00 Byte](6) [Cited by](26)
    摘要:
    用交流阻抗谱方法对水泥净浆、砂浆和普通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从不同龄期的交流阻抗谱的特征出发,对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过程进行了分期,并按照水化过程中水泥基材料与水的结合形式对水化进行了分类,对净浆在水化初期和早期的负电容现象从结构上进行了解释。
    15  用于水污染治理的生态混凝土技术
    陈志山
    2001(1):60-64.
    [摘要](443) [HTML](0) [PDF 0.00 Byte](4) [Cited by](26)
    摘要:
    介绍了在混凝土中综合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化作用,多层次多反复地降解和消除污染物质的生态混凝土污水处理方法,这一方法采用侧滤,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固体悬浮物质后,再经过推流式生态混凝土水处理装置,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另外,通过在生态混凝土中掺加缓释性净水材料,提高了生态混凝土的净水效果和耐久性,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严重污染河道污水的就地净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COD,BOD去除率过50%,TP去除率超过70%,TN去除率达到20%,此项技术不仅开拓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范围,也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投资少、效果好,运转费用低的好方法。
    16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蒋正武 孙振平 王培铭
    2005(5):513-519.
    [摘要](494) [HTML](0) [PDF 0.00 Byte](4) [Cited by](26)
    摘要: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减水剂、硅灰及聚合物乳液等外加剂可改善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水泥裹石法搅拌工艺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但能使其抗压强度提高、空隙率下降.
    17  掺超细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
    谢友均 龙广成 等
    2001(3):280-284.
    [摘要](630) [HTML](0) [PDF 0.00 Byte](2) [Cited by](25)
    摘要:
    采用525普能硅酸盐水泥、硅灰、超细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和标准砂等原材料及湿热养护工艺,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达2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近250MPa,抗折强度达45MPa,对超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于掺超细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18  有源无机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德平 黄文旵
    2000(1):73-79.
    [摘要](286) [HTML](0) [PDF 0.00 Byte](4) [Cited by](24)
    摘要:
    总结了有源无机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各种有源无机抗菌材料的结构特征和缓释机理,着重介绍了有源抗菌材料在建筑卫生陶瓷、化妆品、水处理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
    19  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分散性的研究
    杨元霞 沈大荣 等
    2001(1):84-88.
    [摘要](548) [HTML](0) [PDF 0.00 Byte](10) [Cited by](23)
    摘要:
    利用新拌料浆法及硬化试件电阻测试法,从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CFCC)的纤维分散系数及变异系数分析等几个方面着手,探讨了碳纤维长度及掺量、搅拌工艺、分散剂和水灰比等诸因素对CFCC中碳纤维分散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制备CFCC材料的适宜工艺。
    20  火山灰质材料活性的快速评定方法
    廉慧珍 张志龄 等
    2001(3):299-304.
    [摘要](311) [HTML](0) [PDF 0.00 Byte](2) [Cited by](23)
    摘要:
    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火山灰材料的活性率Ka(在饱和石灰水中反应的SiO2和Al2O3总量占该材料全部SiO2和Al2O3总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Ka与标准胶砂强度比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当细度变化时,同种火山灰材料的Ka和胶砂强度比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改变循环流化床含硫废渣中的SO3含量,其对Ka和胶砂强度比的影响也相同,验证试验表明,活性率Ka能反映其他因素对材料活性的影响,经闭合试验及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所进行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率测定方法可靠,测定时间只需几小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