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5(6):628-634.DOI: 10.3969/j.issn.1007-9629.2022.06.012
摘要:测定了3个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水化进程时的表面系数,并基于水泥水化理论提出了考虑水化进程的混凝土表面系数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表面系数与其表面湿度状态密切相关,当其处于湿度饱和期时,表面系数仅受环境因素影响;当其处于湿度下降期时,表面系数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化程度有关;混凝土表面系数理论模型充分考虑了混凝土表面湿度状态和水化程度的影响,可以准确计算不同条件下的表面系数.
2015, 18(2):249-254.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502011
摘要:为完成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水化放热量的定量分析以及进一步确定持续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水化放热计算模型,需要探究在持续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水化放热情况.依照试验测定的数据计算出持续低温环境((3±1)℃,(8±1)℃,(13±1)℃)下水泥净浆的水化放热量随龄期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持续低温环境下水泥水化在各个龄期放出的热量以及水化程度都较水泥水化温度不受限制时有所减少,且持续低温环境的温度越低时,这一趋势越是明显;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拟合,得出了考虑不同持续低温环境对水泥水化放热计算模型影响的水化热计算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不仅与实测数据吻合得较好,而且能较准确地预测在不同持续低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量随龄期的变化规律.该模型中各项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结果可靠实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3(2):221-225.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2.007
摘要:用3种高吸水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作为内养护剂,通过研究其在饱和Ca(OH)2溶液中的吸水特性及配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优选.研究了优选SAP掺量及粒径对混凝土早期变形和抗裂性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内养护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优选的内养护剂可减小混凝土的早期变形,提高混凝土抵抗塑性收缩、自收缩开裂的能力及水泥水化程度;内养护剂掺量对混凝土抗裂性、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较大,而其粒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2006(4):473-476.
摘要:测试了采用常温、高温两种养护制度养护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发现,早期的高温养护可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负效应,即高温养护的混凝土其后期抗压强度较常温养护混凝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或掺入硅灰、粉煤灰、矿渣,可以部分消除高温负效应,相对而言,硅灰消除高温负效应的作用最强.高温负效应的产生与水泥水化程度无关,扫描电镜分析证明,高温负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水化产物不均匀分布引起的.
2003(3):227-230.
摘要:研究了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铝酸三钙在水中的早期水化特性.用水化微量热仪测量该水化产生的热量和放热速率,用X射线衍射无标样定量法测定不同水化龄期的水化程度,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滤纸片法测定水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3A在与水接触的几分钟内,其水化速率很快,水化程度达70%以上,且水化产物以C3AH6为主。
2002(1):84-89.
摘要:根据Horsfield模型,讨论了超细粉的填充效应,利用水化程度与颗粒粒径,水化深度的理论关系,结合矿渣粉体实测的粒径分布,计算了超细粉的水化程度。用压汞法测量了超细粉比表面积,并讨论了其对水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水泥砂强度随矿渣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据Horsfield模型确定的超细填充粉,具有良好的填充效应,能有效地改善硬化水泥浆体的孔径分布,计算所得的矿渣水化程度与矿渣水泥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