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7-13.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2101002
摘要:采用RHEOLAB QC型旋转黏度计测定水泥石灰石粉浆体的流变性能,研究了颗粒群特性(粒径分布和堆积密度)与浆体流变性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颗粒水膜厚度与浆体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掺入水泥浆体中使颗粒分布变广,颗粒堆积状态得以改善;粒径分布系数与浆体屈服应力、稠度的线性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仅为060061和069962;颗粒堆积密度与浆体屈服应力、稠度呈负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58和084654;颗粒堆积密度与浆体流变性能的相关性高于粒径分布系数;颗粒水膜厚度与浆体流变性能不呈简单线性关系,其中对于掺细度411m2/kg石灰石粉的水泥浆体,其屈服应力和稠度减小,颗粒水膜厚度增大;对于掺细度807、1007m2/kg石灰石粉的水泥浆体,其屈服应力和稠度减小,颗粒水膜厚度先增后减,出现了屈服应力、稠度和颗粒水膜厚度同时减小的现象.
2016, 19(6):964-968.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6.06.002
摘要:将磨制好的水泥筛分成S(0~30μm),M(30~60μm)和L(60~160μm)这3个粒级,测试了每个粒级水泥的颗粒粒径分布和主要矿物相含量,并对其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水化产物组成及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粒级水泥的主要矿物相含量各异,其中C3S含量大小依次为L>M>S,C2S,C3A和CaSO4·2H2O含量大小均依次为S>M>L;3个粒级水泥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大小依次为SL>M;在水化早期,S大多水化成针棒状AFt,而M,L大多水化成凝胶状AFm和薄片状C4AH13.
2010(4):424-429.
摘要:为了全面反映粉煤灰化学、物理特性对其抑制混凝土碱硅反应(ASR)效果的影响,采用60℃快速混凝土棱柱体法考察了10种粉煤灰对ASR的抑制效果,采用XRD多相Rietveld定量分析方法测试粉煤灰的矿物组成,采用激光粒形粒度分析仪测试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和平均粒径,同时测试粉煤灰45μm筛余,然后分别用粉煤灰非晶态SiO2含量、非晶态Al2O3含量、45μm筛余、平均粒径以及比表面积对其化学成分因子进行修正,得到粉煤灰的物理化学因子,并用文献数据对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粉煤灰中非晶态SiO2或非晶态Al2O3含量分别取代SiO2或Al2O3总量均不能改善ASR抑制率与化学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细度与化学成分组合而成的物化因子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粉煤灰抑制ASR的能力.
2006(4):447-452.
摘要:通过流动度试验发现,粒径分布不同的水泥在相同流动度时其需水量有显著差异,说明粒径分布不同的水泥其堆积密度不同;推导了连续粒径粉体在浆体中的堆积密度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
2002(1):84-89.
摘要:根据Horsfield模型,讨论了超细粉的填充效应,利用水化程度与颗粒粒径,水化深度的理论关系,结合矿渣粉体实测的粒径分布,计算了超细粉的水化程度。用压汞法测量了超细粉比表面积,并讨论了其对水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水泥砂强度随矿渣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据Horsfield模型确定的超细填充粉,具有良好的填充效应,能有效地改善硬化水泥浆体的孔径分布,计算所得的矿渣水化程度与矿渣水泥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