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5(6):565-571.DOI: 10.3969/j.issn.1007-9629.2022.06.003
摘要:通过试验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Al掺杂影响水化硅铝酸钙(C-A-S-H)的机理.结果表明:Al掺杂对于C-A-S-H凝胶中硅铝氧链链长的影响可等效为同摩尔量Si的影响,但会使C-A-S-H凝胶层间距增加的幅度更大;提高养护温度促进了C-A-S-H凝胶中硅氧四面体的聚合,当养护温度达到80 ℃时,C-A-S-H凝胶的层间距减小,相邻主层上硅铝氧链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部分转变为交联C-A-S-H凝胶,其力学性能大幅度增加;Al掺杂桥接了断裂的硅氧链且形成了硅铝氧长链,提升了C-A-S-H凝胶沿y轴方向的力学性能,对其沿x轴和z轴方向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
2015, 18(4):619-625.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504015
摘要:针对废弃沥青混凝土(RAP)颗粒组成复杂,不利于再生沥青混凝土级配准确控制的问题,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RAP制备的多孔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偏差值作为灰色系统的主行为,以不同虚拟系数(Kc)在合成筛分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影响系统主行为的相关因素行为,对RAP材料颗粒组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代表再生沥青混凝土级配准确程度与RAP颗粒组成关系的灰色关联度序列.结果表明:不同粒径范围的RAP颗粒组成规律不同,粒径越大对再生沥青混凝土级配的影响越明显;通过关联度对比分析,可模拟出1条接近再生后RAP颗粒真实存在状态的虚拟筛分曲线,经验证,该虚拟筛分曲线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再生沥青混凝土级配,从而为RAP在骨架型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