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923-929.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1 CSTR:
摘要:通过测试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水化温度、MKPC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早期水稳定性,分析MKPC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了酸碱组分比例对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组分比例对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的抗压强度和早期水稳定性影响显著,存在最佳酸碱组分比例(质量比1∶30~1∶25),可使MKPC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水养护剩余强度率最高;复合缓凝剂能有效控制MKPC浆体的早期水化反应速度;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的最佳酸碱组分比例较掺硼砂缓凝剂的MKPC降低50%以上,成本降低25%以上;酸碱组分比例匹配的MKPC硬化体中水化产物生成量高,水化产物晶体生长完好,缺陷少,硬化体有较完善的孔结构.
2013(6):930-935.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2 CSTR:
摘要:将废弃电路板回收处理后得到的非金属粉末掺入水泥砂浆中,研究非金属粉末粒径大小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为改善非金属粉末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性能进而改善复合砂浆的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非金属粉末和在砂浆中加入丁苯乳液2种改性方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可以降低砂浆的含气量和收缩率,加入丁苯乳液改善了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毛细孔吸水率.偶联剂处理和加入丁苯乳液都可以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和黏结抗拉强度.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粒径越小,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黏结抗拉强度越大,含气量、收缩率和毛细孔吸水率越小.
2013(6):936-941.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3 CSTR:
摘要:针对水泥砂浆材料,以干湿循环次数和硫酸盐溶液浓度为试验参数,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基本理论,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的弹塑性化学损伤本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受腐蚀水泥基材料在受压作用下的弹性、塑性及损伤特征.
2013(6):942-948.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4 CSTR:
摘要:利用琼脂作为菌株的载体,将菌株和营养物质牢固固载于水泥石表面,对其进行修复防护.对菌株固载包埋量、载体含量、修复涂刷液黏度以及固载尿素(urea)与Ca2+浓度等配比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乙酸涂抹法在试件表面缺陷处游离出微量Ca2+,用以增强覆膜层与表层之间胶结能力.结果表明:琼脂固载菌株涂刷3d后可在水泥石表面原位矿化沉积出厚度为100μm的方解石层,修复后水泥石试件毛细吸水系数较修复前降低90%以上,修复效果显著.
2013(6):949-954.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5 CSTR:
摘要:采用十字搅拌轴剪切仪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变参数(屈服应力τ0和塑性黏度η)更具准确性.通过推导给出了自制十字轴流变仪扭矩与转速关系,得出了流变参数计算公式;试验所得混凝土拌和物流变参数与已有相关理论和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能量化分析混凝土触变性能,可满足施工现场连续测定混凝土工作性需求.
2013(6):955-961.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6 CSTR:
摘要:采用XRD衍射仪、高分辨率固态核磁共振仪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碱侵蚀前后的纯矿渣纤维和2种复合改性矿渣纤维的结构特征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纤维原样均呈典型的玻璃态形式;提高酸度系数可增加纤维中硅氧网络的聚合度,而铝以四配位形式参与网络形成;碱侵蚀后,酸度系数较高的纤维中29Si谱中Q0结构单元显著降低或消失,可形成大量的Q1和Q2,水化产物聚合度增加;27Al谱在化学位移δ为76处新增加了六配位八面体的峰,提高酸度系数可减小该峰所占比例,证明Al—O结构解体程度降低;调整酸度系数至12,可有效提高复合改性矿渣纤维的抗碱能力.
谢永江 , 郑新国 , 李书明 , 曾志 , 刘竞 , 翁智财
2013(6):962-967.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7 CSTR:
摘要: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荷载挠度曲线,通过对荷载挠度曲线面积的积分得到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断裂能,进而获得了温度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韧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微观形貌,探讨了温度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韧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40~80℃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受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出现由脆性断裂至韧性断裂再到柔性断裂的逐次转变.当沥灰比(质量比)为030时,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韧性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当沥灰比为045~090时,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韧性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0℃左右时砂浆韧性最好.随着沥灰比的增加,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韧性对温度的敏感性逐渐增大.当沥灰比逐渐增加时,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中的沥青形成连续膜;随着沥灰比的继续增加,砂浆中沥青膜厚度增加,从而导致砂浆韧性对温度的敏感性逐渐增强.
2013(6):968-974.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8 CSTR:
摘要:采用GTM(旋转试验机)法,以试件体积参数相等为判据,综合确定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成型温度和拌和温度.采用两阶段设计法,基于双参数体系,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数据为基础,对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和试验温度进行设计,从材料组成和体积参数两方面来双重保证其路用性能.然后,对所设计的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并与对应的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马歇尔法相比,GTM法可以降低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成型温度;GTM法所设计的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抗水损害性能均优于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而且,其抗压回弹模量与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当,不影响路面结构设计.
2013(6):975-980.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09 CSTR:
摘要:以锆钛酸铅PZT 5H为压电相,沥青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0 3型PZT/沥青压电复合材料.分析了此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极化条件及PZT的体积分数对压电应变常数d33的影响,测试了其介电性能,并完成了动态荷载作用下压电响应的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工艺为成型压应力10MPa,成型时间3min;最佳的极化条件是极化电场强度为3kV/mm,极化时间为10min,极化温度为50℃;PZT的最佳体积分数为75%;沥青基压电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及压电应变常数d33分别为3295和537pC/N,荷载响应稳态输出电压为72V,其储存的能量为2592μJ.
2013(6):981-987.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0 CSTR:
摘要:利用化学镀在ZL113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非晶态Ni P镀层,在350℃下对镀层进行20~140min热处理后,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热处理时间对镀层表面形貌、化学元素含量和晶化物相组成的影响,考察了Ni P镀层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列时间热处理后镀层的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使得化学镀Ni P合金镀层结构重组,形成Ni Ni3P混合物相,其中Ni3P是Ni P镀层表面显微硬度得到提高的主要机制;镀层表面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60min时达到最大值;热处理时间对镀层的摩擦因数影响较小;Ni P镀层的耐磨性明显高于镀态,60min热处理镀层的耐磨性最好,其磨损过程表现为磨粒磨损.
2013(6):988-993.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1 CSTR:
摘要:采用砂浆棒长度法研究了废旧轮胎橡胶粉对碱骨料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掺量、不同粒径废旧轮胎橡胶粉对碱骨料反应膨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废旧轮胎橡胶粉对碱骨料反应早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膨胀降低率可达到50%以上,后期抑制作用减弱到30%左右;当废旧轮胎橡胶粉掺量为25%(质量分数)时,其对膨胀的抑制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在28d龄期的膨胀抑制率可达到35%,随着废旧轮胎橡胶粉掺量的继续增大,这种膨胀抑制作用的效果增长不明显;在3种粒径的废旧橡胶粉中,粒径为119μm的废旧轮胎橡胶粉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最好,但抑制程度提高幅度不大;粒径较小、具有弹性的废旧轮胎橡胶粉在水泥砂浆中充当了应力的集中中心,能有效减少裂纹的产生,且其具有疏水性能,也能引入一定量的空气,可缓解碱骨料反应时胶体吸水产生的膨胀压力,从而限制水泥砂浆内部裂纹的扩展,减弱了碱骨料反应对基体的破坏作用.
2013(6):993-997.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2 CSTR:
摘要:盾构隧道密封垫的压缩性能直接关系到其防水性能以及管片是否可以顺利拼装,在以往有关盾构密封垫的相关数值分析中均无法模拟封闭在密闭孔洞中的空气所引发的“气囊效应”.为此专门编制了计算程序,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密封垫在压缩过程中孔洞的压力变化,并分析了其对于密封垫压缩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孔洞内气体压力的存在,密封垫的孔壁失稳过程明显滞后,闭合压缩力指标提高了10%以上,气囊效应不容忽视.
2013(6):998-1003.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3 CSTR:
摘要:以新型桉木制结构复合材PSL柱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应力波无损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足尺顺纹受压静态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PSL柱动、静态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应力波沿PSL柱斜对角向的传播机理,建立了PSL柱斜对角向动态弹性模量的简化计算模型.结果表明:PSL柱纵向动态弹性模量与宽度方向、厚度方向、斜对角向动态弹性模量的比值分别为114,419,17左右;PSL柱纵向动态弹性模量约为纵向静态弹性模量的146倍;受压损伤后PSL柱纵向和斜对角向动态弹性模量均为相应未损伤动态弹性模量的084倍左右.PSL柱斜对角向动态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应力波沿纵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传播的距离分量及各方向动态弹性模量的大小.
2013(6):1004-1011.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4 CSTR:
摘要:设计GFRP/CFRP 混凝土搭接双剪试验,研究了界面糙化方式、界面剂种类以及界面形成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对GFRP/CFRP层间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混凝土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化学糙化(酸化)方式可提高界面的机械锚固性能,但降低了固化剂活性,界面剪切强度较物理糙化方式降低29%;15%(质量分数)KH550(硅烷偶联剂)界面剂能显著改善GFRP/CFRP 混凝土界面粘接性能,用其粘接的界面剪切强度较用普通E44环氧树脂界面剂提高66%;GFRP/CFRP 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随固化压力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005MPa固化压力下界面剪切强度最优;常温范围内(15~45℃),固化温度对GFRP/CFRP 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影响不大,但当温度低于15℃时界面的剪切性能急剧降低,且升温后界面剪切强度仍较常温固化试件差.
2013(6):1012-1016.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5 CSTR:
摘要:针对中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的要求,选定适合的结构层和保温层材料以及平行板式的复合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以陶粒混凝土为结构层、泡沫混凝土为保温层,无拉接件的保温夹芯复合墙体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承重保温夹芯复合墙体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各种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为:竖向荷载下复合墙体的压力主要由结构层承担,压应力呈现出沿板宽度的两端较大而中间部位较小的马鞍形分布,且底部两端的压应力较大;在竖向10MPa荷载作用下结构层压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为15MPa,保温层的抗压强度大于021MPa;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层与保温层间的界面切应力随墙体高度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底部及顶部均为0,中间部位接近0,在它们之间出现峰值,界面切应力最大值为389kN/m2,界面正应力最大值为139kN/m2.
2013(6):1017-1019.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6 CSTR:
摘要:对不同含水率(质量分数)、不同密度麦秸砖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温度区段对麦秸砖墙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砖墙导热系数随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升高.不同温度区段影响麦秸砖墙的导热系数,相同含水率麦秸砖墙导热系数随温度区段升高呈近似线性增加.麦秸砖墙含水率应保证小于130%,以使其具有高热阻值,确保其隔热性能.
2013(6):1020-1024.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7 CSTR:
摘要:采用体积法就4种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萘系、三聚氰胺系和脂肪族)对水泥砂浆早期自收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各高效减水剂溶液不同浓度时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各高效减水剂均增大水泥砂浆的自收缩;掺萘系、三聚氰胺系及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水泥砂浆的自收缩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水泥砂浆的自收缩则随其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水泥砂浆流动度相同时,4种高效减水剂增大水泥砂浆早期自收缩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萘系、脂肪族、三聚氰胺系及聚羧酸系.分析表明,高效减水剂改变浆体孔径分布是其影响水泥砂浆早期自收缩性能的主要原因.
姜乐 , 翁兴中 , 颜祥程 , 刘军忠 , 万希存 , 张广显
2013(6):1025-1031.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8 CSTR:
摘要:为了研究纤维格栅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层间黏结性能,采用室内水泥混凝土双层小梁试件模拟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然后测试双层小梁中部截面高度方向上的应变和上、下梁底部的挠度,获得上、下梁底部的应变比和挠度差,求得双层小梁层间结合系数K.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双层小梁中部截面高度方向上的应变基本呈线性分布,符合平截面假设;下层梁承受全部拉应力,上层梁主要承受压应力;双层小梁层间摩擦力引起上、下梁底部应变减少4444%~9846%;纤维格栅的加入及纤维格栅和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使双层小梁层间结合系数提高460%~1573%,上、下梁底部挠度差减少为0004~0016mm,改善了双层小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和变形性能;不同纤维格栅类型对双层小梁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程度无差别.
2013(6):1032-1038.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19 CSTR:
摘要:首先采用数值模型得到水泥浆体的模拟微观结构,然后将其离散化为像素.根据该离散化微观结构建立具有扩散性能的格构单元组成的三维格构网络,求解固定离子浓度边界条件下通过水泥浆体的离子流量和内部离子浓度分布,并预测材料的扩散系数.在求解离子浓度分布的过程中,比较了差分法和共轭梯度法的优缺点,发现采用共轭梯度法更快捷.最后用稳态氯离子扩散试验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并预测了水泥浆体的氯离子有效扩散系数随水胶比和养护龄期的变化关系.
丁运生 , 刘玉亭 , 刘志 , 朱锦 , 赵磊 , 孙晓红
2013(6):1039-1044.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0 CSTR:
摘要:研究了含磷阻燃型离子液体([TCEPMIM][Cl])对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TCEPMIM][Cl]对其导热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EPMIM][Cl]在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固化过程中,会影响其结构形成;当[TCEPMIM][Cl]掺量(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0%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大,最大值为0062W/(m·K);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则随[TCEPMIM][Cl]掺量的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TCEPMIM][Cl]的掺量为2%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03,3432℃;当[TCEPMIM][Cl]的掺量为5%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热分解后残留质量分数最大(280%);通过比较发现,当[TCEPMIM][Cl]掺量为5%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在呈现较好抗静电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阻燃能力、较高的导热系数和热稳定性.
2013(6):1044-1048.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1 CSTR:
摘要:采用热孔计法测试了3,28,90d龄期下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孔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并与压汞法、氮吸附法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分析了混凝土微孔结构及孔隙率与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压汞法相比,热孔计法能较好地表征混凝土中直径小于100nm的孔结构变化情况.高强混凝土养护28d后,孔径大于20nm的孔隙率变化较小,而在普通混凝土中这类孔仍然持续减少.相较于孔隙率的变化,孔径分布的变化能更好地解释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差异.对普通与高强混凝土来说,直径小于20nm的孔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
2013(6):1049-1053.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2 CSTR:
摘要:对6个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劈裂后采用环氧树脂注胶技术修复试件,然后再次对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对比两次试验中试件的破坏界面和断裂参数.结果表明:修复后试件破坏界面未发生在黏结界面;试件起裂韧度平均增幅为4706%,失稳断裂韧度、断裂能也有所提高,这说明注胶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推迟裂缝的再开展,改善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建议将起裂韧度作为评定注胶修复效果的断裂参数,研究成果可为注胶修复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2013(6):1053-1058.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3 CSTR:
摘要:通过电导率测试,研究了疏水剂、偶联剂及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对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融雪抑冰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较了融雪抑冰材料添加前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疏水剂掺量(质量分数)增大,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增强,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速率减慢;偶联剂对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影响较小,但对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越长,融雪抑冰材料粉体颗粒越细;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的变化会影响到融雪抑冰材料的疏水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盐分溶析;融雪抑冰材料粉体颗粒形状不规则,疏水剂覆盖在盐分表面上;与未掺融雪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相比,掺融雪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稍高,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略低;在降雪天气下,掺融雪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具有明显的融雪抑冰效果.
2013(6):1058-1062.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4 CSTR:
摘要:通过对压力为0,010,025,050,075倍设计强度下混凝土抗冻性的比较,分析压应力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压应力比控制在010~050时,随着压应力增加混凝土冻融循环寿命提高;当压应力比提高到050~075时,随着压应力增加混凝土冻融循环寿命降低;在临近损坏时,压应力越高,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越快,其冻融破坏的突发性愈强;混凝土表面的剥落损伤与预应力大小无明显关系,但与冻融次数关系较大.建立了不同预压应力下混凝土抗冻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对比,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2013(6):1063-1066.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5 CSTR:
摘要:将石蜡乳液相变材料掺入到混凝土中,制得相变控温混凝土.研究了原材料预热、环境温度波动和拆模状况下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性能.结果表明:原材料预热后,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较普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降低,放热峰变宽,升温和降温速度减小;环境温度波动时,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温度变化较普通大体积混凝土平缓;拆模后,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温度降幅较普通大体积混凝土小,这将从根本上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2013(6):1067-1071.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6 CSTR:
摘要:通过室内氯离子侵蚀加速试验及氯离子分布测试,结合Fick第二定理拟合出梯度结构混凝土(GSC)的表面氯离子浓度,以研究面层体积分数、加速试验龄期对GSC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SC的表面氯离子浓度随面层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GSC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与面层体积分数φs=0的GSC试件相比,φs>0的试件具有更大的表征表面氯离子浓度累积速率的拟合系数r,但φs>0后,各GSC试件的r值相差不大.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GSC表面氯离子浓度与面层体积分数、加速试验龄期间的关系.
2013(6):1072-1077.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7 CSTR:
摘要:在应用真空荧光环氧浸渍技术得到含微裂纹的混凝土显微图像的基础上,基于MATLAB搭建开发了由二值化、形状分析、骨架化和自动测量4个模块组成的混凝土微裂纹定量分析软件QUANSIMIC(qu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 of microcracks in concrete),可实现微裂纹区域的识别、提取以及面积、长度及宽度等二维结构特征参数的测量分析.其中二值化模块中采用Intermodes法确定灰度阈值进行微裂纹区域的识别和提取;形状分析模块中分别采用开操作去除噪声,采用长宽比为20的判别准则区分孔隙与裂纹;在自动测量模块中的长度计算时考虑了微裂纹骨架的宏观倾角,相对误差很低.
2013(6):1078-1082.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8 CSTR:
摘要:通过对27组边长为100,150,200mm,强度等级为C20,C40和C60的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建立了强度等级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关系,得到了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提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律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公式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均具有较明显的尺寸效应现象,强度等级越高,尺寸效应越明显,C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度约为C60混凝土的55%.
2013(6):1082-1086.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29 CSTR:
摘要:为了研究钢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钢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分别为0%,05%,10%,15%,20%的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SFHLWC)进行了抗弯性能和自由落锤抗冲击性能试验,实测了其荷载挠度曲线和初裂冲击次数、破坏冲击次数,并计算了韧性指数和冲击能量.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能显著提高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韧性指数与冲击能量呈对数关系.
2013(6):1087-1091.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30 CSTR:
摘要:采用沥青常规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以及红外光谱试验,分析岩沥青品种和掺量对软硬沥青复配胶结料的增强作用及其增强机理;采用车辙试验和疲劳试验,分析岩沥青掺量对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增强作用,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掺量下,Gilsonite岩沥青的增强效果显著高于BMA岩沥青;Gilsonite岩沥青可以有效地提高软硬沥青复配胶结料的软化点和车辙因子,而且该车辙因子具有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长的特征;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随着Gilsonite岩沥青掺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一定的掺量下,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和疲劳寿命均高于同级配类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路的使用效果验证了Gilsonite岩沥青的增强作用.
2013(6):1092-1096.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31 CSTR:
摘要: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风沙冲蚀环境特征,通过测定钢结构涂层的厚度、密度、硬度、弹性模量、柔韧性、涂层与基材附着力等级等指标,研究了钢结构涂层材料抗冲蚀力学性能和不同风沙环境特征参数对涂层冲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结构涂层的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较小,而其柔韧性较大,涂层与基材附着力等级高;在风沙冲蚀过程中,涂层的冲蚀失重量均随着风沙流冲蚀速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随着冲蚀下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在低角度冲蚀下的冲蚀失重量要大于高角度下的冲蚀失重量.
周华 , 李英亮 , 高峰 , 孙岩忠 , 郭葆鑫 , 王昌燧
2013(6):1097-1102. DOI: 103969/j.issn1007 9629201306032 CSTR:
摘要:采用3种材料(第1种以有机硅为主要成分并引入氟碳化合物;第2种是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的Remmers300和酒精;第3种是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的硅烷单体和酒精)来加固石质文物样品,然后用单边核磁技术探测样品0,3,5mm深度剖面的孔隙率、孔径分布.结果发现:经过加固处理的样品孔隙率有所减小,同时具有较小的含水率;用第1种和第3种材料加固的样品其渗透加固效果较好,但通过三维形貌仪分析发现,第3种加固材料使样品表面形貌及颜色改变较大.综合比较后得出,第1种加固材料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