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253-258,265.
摘要: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胶粉(简称苯丙共聚乳胶粉或SAE乳胶粉)改性水泥砂浆的减水性、引气性、保水性、力学强度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SAE乳胶粉具有一定的减水作用,在同一流动度下,水泥砂浆用水量随SAE乳胶粉掺量增加而降低;SAE乳胶粉的掺入可在新拌水泥砂浆中引入9.8%~13.0%的含气量;水泥砂浆在新拌阶段以及硬化阶段的保水能力随SAE乳胶粉的掺入可显著改善;SAE乳胶粉明显提高了水泥砂浆的抗折和黏结抗拉强度,降低了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从而改善了水泥砂浆的柔韧性并提高了水泥砂浆-混凝土以及砂浆-EPS板系统的界面区黏结抗拉强度.
2009(3):272-275.
摘要:以相同比例将6种试剂分别与矿渣共磨或直接掺入磨好的纯矿粉中(二者粉磨时间相同)得到2组颗粒群特征不同的矿渣试样;测定了2组矿渣试样各龄期的活性指数,取2组数据的差值;通过图像分析仪测定了矿渣颗粒群的特征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了它们与矿渣活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矿渣粒径为0~10 μm时,其圆当量径、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圆度和面积充满度与活性指数呈负关联,伸长度、表面粗糙度和分数维呈正关联.其中表面粗糙度对活性指数的影响最大,可以很好地体现矿渣活性,同时也可表征试剂在粉磨过程中对矿渣颗粒机械力作用的效果.随着龄期增长,矿渣颗粒群特征参数对其活性指数的影响下降.
2009(3):276-280.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灌入式多孔隙沥青混凝土抗推移铺装方案.对环氧树脂灌浆料的经时黏度、初凝时间、收缩率、固化后的抗压、抗折强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最优配合比;测定了环氧树脂灌入后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灌注密实度、低温弯曲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通过垂直剪切试验评价了该方案中铺装层材料与钢板组合结构的抗推移能力;同时,组合结构疲劳性能与其他铺装方案的对比分析表明,环氧树脂灌入式多孔隙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钢板的随从变形性能较好.
2009(3):288-291.
摘要:为了研究建筑材料的热湿物性参数,根据ASTM标准和GB/T 17146-1997设计实验,测试了膨胀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和聚氨酯(PU)这3种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和水泥砂浆、混凝土、多孔粘土砖等建筑材料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水蒸气渗透系数(相对湿度覆盖范围为11.3%~97.3%).将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所得到的拟合公式适用的相对湿度范围为0~100%,可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计算.
2009(3):296-301.
摘要:选择了福建人工林杉木作为试验对象,将其锯截为470根截面尺寸为45 mm×90 mm的规格材,并干燥至目标含水率12%(质量分数).规格材先进行目测分等,然后依次利用超声波、纵向振动、横向振动和弯曲方法按照给定的机械强度等级表对规格材进行分等.结果表明,不同的分等方法对规格材的特征值、等级分布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虽然横向振动分等方法生产的人工林杉木规格材价值相对低,但它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分等方法.各等级的大小顺序依次是C3,Ⅰc,C2,Ⅱc,Ⅲc,C1.对于我国人工林杉木来讲,规格材通过机械强度分等获取的价值高于目测分等材.
2009(3):323-327.
摘要:通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强度指标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钢纤维类型及其体积分数对高强混凝土基本强度指标及其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弯曲抗折强度、抗剪强度等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钢纤维体积分数是强度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钢纤维类型对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上述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各强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为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奠定了基础.
2009(3):332-335,351.
摘要:研究了碳纤维水泥砂浆(CFRM)中,碳纤维沿试件厚度方向梯度分布对水泥砂浆电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总合量(质量分数)为0.4%,0.6%和0.8 %时,碳纤维梯度分布试件总导电率比相应碳纤维均匀分布试件分别提高了68.1%,131.5%和131.8%,而碳纤雏梯度分布试件最大层间温差则比相应碳纤维均匀分布试件分别降低了87.2%,107.2%和166.4%,这必将有利于降低CFRM中导电发热层和非导电发热层之间的热应力.
2009(3):352-355.
摘要:以经低压(0.12 MPa,120℃)蒸汽预处理后的磷石膏为原料制备墙砖.研究表明,以磷石膏掺量(质量分数,余同)为40%,消石灰掺量为15%,复合外加剂掺量为1%,石硝和粉煤灰质量比为2:1制备的墙砖,其抗折强度达到4 MPa以上,抗压强度达到23 MPa以上,抗冻性优良,可用作承重墙材.对该墙砖进行了XRD,SEM分析,结果表明,墙砖强度主要来源于高强托勃莫来石结晶相,其包裹着磷石膏和骨料,形成了致密的结构.
2009(3):360-364.
摘要:环氧树脂黏结碳纤维补强RC梁结构工法,虽然在常温下有一定的补强效果,但如受较高温度(250℃下持温60 min)作用时,其补强效果将降低.以无机聚合物胶脂(geopolymer)取代环氧树脂作为RC梁结构补强黏结材料,则其在常温下的剪力补强效果虽不及环氧树脂,但已足够提供结构物一定程度的黏结补强功能,并在≥600℃下持温60 min后,仍然能维持相对黏结效能.因此,无机聚合物胶脂可作为耐高温结构补强材料.
2009(3):369-374.
摘要:以麦秸和水泥为原料,采用加压法生产工艺,研究了麦秸尺寸、灰秸比和原料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因子对水泥基麦秸碎料复合材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该复合材的胶接状况.结果表明:在灰秸比为7:1(质量比,下同),水灰比为0.4:1,麦秸尺寸为0.95~0.60 mm,且利用稀碱对麦秸进行预处理,化学助剂(CaCl2)的施加量为水泥质量的7%,加压压力为2.5 Mpa,加压时间为4 h,自然养生28 d,最终含水率约8%~12%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佳,其指标可达到JC 411-91<水泥木屑板>标准中的合格品要求.
2009(3):375-378.
摘要:用偏钛酸制备TiOSO4溶液,采用液相均匀沉淀法制备出了含不同干涉色的TiO2/云母复合珠光颜料.利用SEM观察云母表面TiO2薄膜形貌.将具有不同干涉色的TiO2/云母涂层和不同色底漆交叉搭配后,制备出了可产生各种色彩效应的漆膜,并利用X-Rite多角度分光光度计对漆膜在不同角度下的颜色值CIE1976 L*,a*,b*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复合颜料涂层随角异色效应由表面清漆镜面反射、TiO2/云母涂层的干涉效应和底漆的漫反射作用共同形成;有并行排列效应颜料的干涉作用是产生涂层随角异色效应的直接原因;有不同干涉色复合颜料配合相同颜色底漆的涂层,其随角异色变化曲线形状接近,涂层色彩随观测角度的变化规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