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飚 , 翟国芳 , 李仕群 , 张宁 , 王伟 , 胡佳山
2008(3).
摘要:研究了石膏掺量为3.5%(以SO3计,质量分数,下同)、磷铝酸盐水泥熟料掺量为10%的硅酸盐与磷铝酸盐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和水化动力学,测定了该复合水泥在不同水化时间下的Ca2 和[SiO4]4-溶出浓度、相应的电导率及pH值.研究结果表明,磷铝酸盐水泥的掺入不仅可以提高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速率,而且能使硅酸盐水泥的早期以及后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复合水泥水化硬化浆体的Ca2 和[SiO4]4-的相对溶出浓度、电导率及pH值均较同龄期的硅酸盐水泥低,说明该复合水泥的水化产物较为稳定,不易溶解,而且碱性较低.硅酸盐与磷铝酸盐复合水泥的水化历程与硅酸盐水泥相同,经历5个阶段,即初始期或预诱导期、诱导期、加速反应期、减速反应期和稳定期.加速反应期的水化主要由成核反应控制,而稳定期的水化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
2008(3).
摘要:提出了硬化水泥石弹性模量预测的分级模拟方法.根据水泥石中各组分的几何尺度,将硬化水泥石结构分为两级:第一级由C-S-H和CH组成,第二级由水化凝胶、未水化水泥和毛细孔组成.应用两相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精确解求得低密度、高密度水化凝胶的弹性模量.将三相复合球模型分解成2个两相复合球模型,逐步计算实心、硬化水泥石的弹性模量.分级模拟方法的优点在于以定量的方式将硬化水泥石弹性模量与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和弹性模量联系起来,为硬化水泥石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初步验证了分级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2008(3).
摘要:以铌锂锆钛酸铅(PLN)压电陶瓷为功能相,硫铝酸盐水泥(SAC)为基体,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了0-3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碳黑掺量对压电复合材料压电性能、介电性能、电导率及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黑掺量的增加,压电复合材料的压电应变常数和压电电压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在碳黑掺量为0.3%(质量分数)时,二者达到极值,其值分别为:17.45 pC/N和36.3(mV.m)/N.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电导率随着碳黑掺量的增加均逐渐增大;在40~900 kHz频率范围内,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当频率大于2 000 kHz时,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趋于稳定;压电复合材料的阻抗随着碳黑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2008(3).
摘要: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20,200,300,400,500,600,700℃下500 MPa细晶粒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和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00MPa细晶粒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其屈服强度的变化规律与普通热轧钢筋有较大差异.基于试验数据,建议了高温下500 MPa细晶粒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以及高温本构模型.
2008(3).
摘要:以癸酸/肉豆蔻酸分子合金为例,研究了脂肪酸分子合金作为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了经过56,112,200,400,710次热循环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热.加速热循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热的变化很小,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分析了利用脂肪酸类相变材料制作空调储能装置的应用效果,发现该装置在储、放能过程中,可使室内温度基本稳定在20℃左右,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用户电费支出,并显著降低建筑物室内温度波动,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2008(3).
摘要:为了深层揭示沥青玛蹄脂的粘弹性特性,采用Burgers粘弹性模型作为粘弹性力学行为的数学描述,通过沥青玛蹄脂静态剪切蠕变试验,研究了温度对沥青玛蹄脂粘弹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urgers粘弹性模型四参数随温度升高呈负指数递减;沥青玛蹄脂蠕变柔度随温度升高呈正指数增加;沥青玛蹄脂的瞬时弹性随温度升高而递减;粘性流动随温度升高而递增;延迟弹性在蠕变初期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蠕变中、后期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沥青玛蹄脂的粘流动性弹比随温度升高呈正指数增加,在高温区其粘性远远大于弹性,沥青玛蹄脂表现为粘性.
2008(3).
摘要:抗剪试验发现,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增大,其抗剪强度的变异性随之增大,当最大公称粒径大于16 mm后,该强度的变异性随粒径增大而变得更为剧烈.同时,通过对不同试件尺寸的研究发现,随着压头直径增大,试件强度的变异系数减小.为此,对适应不同公称粒径的沥青混合料抗剪试验标准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适用于不同公称粒径的试验参数和剪应力系数.另外,确定了非标准试件的抗剪试验参数,并得到了相应的剪应力系数和抗剪强度的高度校正系数公式.
2008(3).
摘要:实验研究了不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的形变及破坏.结果表明:在所加载的压力范围内,空隙率为1.5%,2.5%,4.5%(体积分数,下同)时,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抗拉刚度模量与荷载成直线关系,沥青混合料呈弹性体;空隙率为8.0%,10.0%,12.0%时,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抗拉刚度模量与荷载呈非线性关系,并且在二者的关系曲线中出现一个拐点,沥青混合料会出现塑性变形.不同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永久变形变化过程,其压实度对间接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断面分析结果显示:空隙率为1.5%,2.5%,4.5%的沥青混合料破坏的同时将会有大骨料的断裂,而空隙率为8.0%,10.0%,12.0%的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则表现为沥青砂(由小骨料、填充料及沥青等组成)的破坏.
2008(3).
摘要: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梁式试件进行了干缩试验、温缩试验和抗弯拉试验,采用干缩能抗裂系数和温缩能抗裂系数作为抗裂性的评价指标,对材料的抗裂性能随养护龄期、纤维掺量以及水泥掺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显著地增强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干缩开裂性能和抗温缩开裂性能;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干缩开裂性能逐渐增强,而抗温缩开裂性能有略微的减小;在纤维体积分数小于0.1%的范围内,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干缩、抗温缩开裂性能均逐渐增强;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干缩、抗温缩开裂性能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