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
摘要:题目作者[期](页)论文普通混凝土砂石级配的研…………………………………………………究傅沛兴[1](1)水化水泥颗粒表面超塑化剂吸附层分布模型………………………J.PLANK,P.CHATZIAGORASTOU,C.HIRSCH[1](7)FDN减水剂对建筑石膏水化和硬化体结构的影……响彭家惠瞿金东张建新等[1](1 4)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组成与性能的研…………究芦令超张伟唐晓娟等[1](2 0)EPS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陈兵涂思炎翁友法[1](2 6)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方恩权刘桂凤张雷顺[1](3 2)用测力延度试…
2007(6):636-641.
摘要:较系统地研究了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对水泥体系的保塑性能、在水泥表面的吸附层厚度、ξ-电位及对Ca2 的络合能力,并与萘系减水剂(FDN)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SP具有使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坍落度损失小、延缓水泥凝结时间等性能.由于ASP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层较厚、空间位阻较大、溶剂化层较厚及ξ-电位较稳定等原因,阻碍了水泥颗粒间的凝聚;同时由于ASP含有的—OH,—NH2等官能团与水化产生的Ca2 形成不稳定的络合物,抑制了水化产物C-S-H,Ca(OH)2和钙矾石等结晶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故ASP具有良好的保塑性能.
2007(6):642-647.
摘要:选择熟料率值和硫铝酸钡钙掺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合成条件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最佳组成为:硅率为2.9,铝率为1.1,石灰饱和系数为0.81(均为质量比),硫铝酸钡钙掺量为9%(质量分数),适宜的煅烧温度为1 380℃.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3,28,90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23.8,80.9,97.4 MPa,展现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利用XRD,SEM-EDS和岩相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该熟料的组成和结构.
2007(6):657-663.
摘要:为避免煤矿巷道底板泥岩泥化物清淤抛弃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将泥岩泥化物快速固化后作为巷道路面基层材料的处理方法,并为此研制了一种高效固化剂.通过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养护龄期泥岩泥化物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对该固化体的强度与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掺15.0%(质量分数)固化剂的泥岩泥化物固化体,其3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8 d的85%,即该固化体具有十分明显的快硬早强特性,可以作为巷道路面的基层材料;最低固化剂掺量与龄期相关,并与龄期呈对数关系,与固化系数呈线性关系.
2007(6):677-681.
摘要:通过对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三乙烯四胺封端、加成、成盐并加入纳米SiO2,制得具有自乳化功能的水性环氧纳米复合固化剂.该固化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液体环氧树脂或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醚溶液混合,可制成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涂料.分别研究了封端剂的种类、纳米SiO2掺量和胺氢/环氧比(胺基上氢原子摩尔数与环氧基团摩尔数之比)对固化剂乳化性能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苯基和苄基缩水甘油醚为封端剂,纳米SiO2掺量为2%(质量分数),胺氢/环氧比为0.8时,合成的固化剂性能最佳,获得的涂料乳液粒径小,涂膜硬度高,涂膜的附着力、透明性、耐水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能优良.
2007(6):687-691.
摘要:采用压制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复合材料(CFSC),研究了CFSC的电容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碳纤维掺量、测量频率、热循环次数和恒温过程对CFSC温度-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FSC的电容值在-40~9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出现有规律的增加;碳纤维掺量越高,CFSC的温度-电容曲线越趋于重合;测量频率越高,CFSC的温度-电容曲线变化越趋于线性;在多次升温过程中,CFSC的温度-电容效应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电容值在确定的温度下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以上规律表明,利用碳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复合材料开发水泥基温控器件具有一定的前景.
2007(6):699-704.
摘要:在单轴受压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抗折强度,断裂能,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热膨胀系数和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断裂能及其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其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普通混凝土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其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也适用于再生混凝土,但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断裂能计算公式用于再生混凝土则偏于不安全;再生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10-5K-1,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再生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与轻骨料混凝土类似.
2007(6):717-723.
摘要:以粉煤灰、增钙剂、丙稀酸系乳胶粉、水泥、复合激发剂、纤维素醚、聚丙烯纤维为主原料,配以适量的粉状消泡剂、防霉剂,制得了一种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探讨了粉煤灰、水泥、乳胶粉、纤维素醚、复合激发剂、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的配方;测试了它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配制的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中粉煤灰掺量可以大于70%(质量分数),其成本低廉,是一种具有优良理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的环保型腻子;同时还为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6):736-739.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0,15%,20%,40%,60%,质量分数)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集料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15%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明显增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明显降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20%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降低;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大,集料破碎率也随之增大;针片状颗粒含量对4.75 mm以上筛孔的集料破碎率影响较大.
2007(6):749-753.
摘要:将所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万的聚丙烯酰胺(PAM)与甲醛反应使之羟甲基化,然后将羟甲基化聚丙烯酰胺和单体丙烯酰胺(AM)脱水缩合,得到产物改性聚丙烯酰胺.适宜的反应物摩尔比n(PAM)∶n(甲醛)∶n(AM)=1∶0.6∶0.6,羟甲基化转化率可达99%以上,丙烯酰胺转化率可达93%以上.改性聚丙烯酰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室温下发生交联反应.其优点是交联速度快、聚合放热温度低、在侧链发生交联反应、抗水解能力强,吸水膨胀倍数与膨润土相当.将改性聚丙烯酰胺与膨润土混合(其中膨润土质量约占70%)制成的膨润土土工合成材料,其体积膨胀率为190%,基本达到我国建筑行业标准实用要求.该产品经久耐用,为土工合成材料的制备技术探索了一条新路.
2007(6):F0002-F0002.
摘要:汪维,男,1946年5月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具有较扎实的高分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担任职务包括:国际建筑及建设研究和创新委员会(CIB)副主席、建设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会长、上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节能和建材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以来从事化学建材的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先后组织和主持了十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其中直接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