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
摘要:题目作者[期](页)论文普通混凝土砂石级配的研…………………………………………………究傅沛兴[1](1)水化水泥颗粒表面超塑化剂吸附层分布模型………………………J.PLANK,P.CHATZIAGORASTOU,C.HIRSCH[1](7)FDN减水剂对建筑石膏水化和硬化体结构的影……响彭家惠瞿金东张建新等[1](1 4)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组成与性能的研…………究芦令超张伟唐晓娟等[1](2 0)EPS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陈兵涂思炎翁友法[1](2 6)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方恩权刘桂凤张雷顺[1](3 2)用测力延度试…
2007(6):631-635.
摘要:对水泥石从室温(20℃)升到600℃和经室温到180℃热循环后再从室温升至600℃的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水泥石热膨胀率的变化均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先提高而后再降低的趋势,而热膨胀率达最大值时前者温度较后者低70℃左右,即热循环可以提高水泥石在受热时出现收缩的温度值.借助于DSC/TG和XRD测试手段,对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2007(6):636-641.
摘要:较系统地研究了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对水泥体系的保塑性能、在水泥表面的吸附层厚度、ξ-电位及对Ca2 的络合能力,并与萘系减水剂(FDN)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SP具有使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坍落度损失小、延缓水泥凝结时间等性能.由于ASP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层较厚、空间位阻较大、溶剂化层较厚及ξ-电位较稳定等原因,阻碍了水泥颗粒间的凝聚;同时由于ASP含有的—OH,—NH2等官能团与水化产生的Ca2 形成不稳定的络合物,抑制了水化产物C-S-H,Ca(OH)2和钙矾石等结晶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故ASP具有良好的保塑性能.
2007(6):642-647.
摘要:选择熟料率值和硫铝酸钡钙掺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合成条件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最佳组成为:硅率为2.9,铝率为1.1,石灰饱和系数为0.81(均为质量比),硫铝酸钡钙掺量为9%(质量分数),适宜的煅烧温度为1 380℃.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3,28,90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23.8,80.9,97.4 MPa,展现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利用XRD,SEM-EDS和岩相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该熟料的组成和结构.
2007(6):648-652.
摘要:采用聚丙烯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对水泥砂浆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水泥砂浆抗冲击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对水泥砂浆的抗冲击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具有一定影响,合掺聚丙烯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可显著改善水泥砂浆的抗冲击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另外,探讨了聚丙烯纤维和聚合物乳液改善水泥砂浆抗冲击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的作用机理.
2007(6):653-656.
摘要: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检验国外2个沥青路面均匀区域构造深度预估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这2个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上述模型进行改进,确定了以细度模数、最大公称粒径4、.75 mm筛通过率和油石比为自变量的沥青路面均匀区域构造深度预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SMA-16间断级配和AC-20连续级配沥青路面均匀区域的构造深度.
2007(6):657-663.
摘要:为避免煤矿巷道底板泥岩泥化物清淤抛弃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将泥岩泥化物快速固化后作为巷道路面基层材料的处理方法,并为此研制了一种高效固化剂.通过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养护龄期泥岩泥化物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对该固化体的强度与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掺15.0%(质量分数)固化剂的泥岩泥化物固化体,其3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8 d的85%,即该固化体具有十分明显的快硬早强特性,可以作为巷道路面的基层材料;最低固化剂掺量与龄期相关,并与龄期呈对数关系,与固化系数呈线性关系.
2007(6):664-670.
摘要:通过采用微乳化技术,将水分散于常温相变储能石蜡中;应用膜孔法,以海藻酸钠包封常温相变石蜡,制得储能微囊;将微囊与石膏基体复合后,制备得到储能建筑材料.研究发现:储能微囊为球形,其粒度分布范围窄;相变含水石蜡微囊储能建筑材料的储能密度得到显著提高,在低于常温相变石蜡固-液相变温度下,其导热系数减小,储/放热时间明显延长,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响应滞后时间加大,维持恒定温度的时间得到较大延长.
2007(6):671-676.
摘要:研究了PVC(聚氯乙烯)/PTW(钛酸钾晶须),PVC/CPE(氯化聚乙烯)、PVC/PTW/CPE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讨论了CPE和PTW的加入对硬质PVC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TW将导致体系的力学性能降低;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同时加入PTW与CPE,二者具有协同增韧的作用;PTW的加入增大了体系加工时的粘度,缩短了塑化时间.
2007(6):677-681.
摘要:通过对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三乙烯四胺封端、加成、成盐并加入纳米SiO2,制得具有自乳化功能的水性环氧纳米复合固化剂.该固化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液体环氧树脂或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醚溶液混合,可制成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涂料.分别研究了封端剂的种类、纳米SiO2掺量和胺氢/环氧比(胺基上氢原子摩尔数与环氧基团摩尔数之比)对固化剂乳化性能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苯基和苄基缩水甘油醚为封端剂,纳米SiO2掺量为2%(质量分数),胺氢/环氧比为0.8时,合成的固化剂性能最佳,获得的涂料乳液粒径小,涂膜硬度高,涂膜的附着力、透明性、耐水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能优良.
2007(6):682-686.
摘要:测定了不同水泥净浆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及相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研究表明,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高标号水泥净浆电阻率先低于低标号水泥净浆电阻率,而后迅速高出.采用幂函数回归建立了同种水泥1 d电阻率与水灰比的关系.建立了水泥净浆立方体2 d抗压强度与水泥净浆1 d电阻率的线性关系,建立了7,28 d抗压强度与水泥净浆1 d电阻率的对数关系.
2007(6):687-691.
摘要:采用压制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复合材料(CFSC),研究了CFSC的电容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碳纤维掺量、测量频率、热循环次数和恒温过程对CFSC温度-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FSC的电容值在-40~9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出现有规律的增加;碳纤维掺量越高,CFSC的温度-电容曲线越趋于重合;测量频率越高,CFSC的温度-电容曲线变化越趋于线性;在多次升温过程中,CFSC的温度-电容效应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电容值在确定的温度下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以上规律表明,利用碳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复合材料开发水泥基温控器件具有一定的前景.
2007(6):692-698.
摘要:对高强橡胶混凝土进行了高温试验,研究其经历500,800℃两个温度作用后的抗压、抗折强度变化以及试件外观变化、质量损失.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高温作用后橡胶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500℃作用后高强橡胶混凝土强度下降幅度较小,而800℃作用后高强橡胶混凝土强度下降较大;当橡胶掺量为1%(质量分数)时,粒径1.20mm的橡胶粉有利于改善高强混凝土高温下的爆裂缺陷.
2007(6):699-704.
摘要:在单轴受压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抗折强度,断裂能,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热膨胀系数和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断裂能及其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其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普通混凝土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其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也适用于再生混凝土,但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断裂能计算公式用于再生混凝土则偏于不安全;再生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10-5K-1,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再生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与轻骨料混凝土类似.
2007(6):705-710.
摘要:介绍了FRP筋及锚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FRP筋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FRP筋拉伸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用于FRP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力学性能指标,提出了混杂纤维FRP筋设计思路.试验结果表明,FRP筋应力-应变关系呈线性变化,弹性模量、延伸率小于钢筋,强度-质量比、耐久性等方面明显优于钢筋,作为一种新的混凝土结构抗拉材料切实可行.
2007(6):711-716.
摘要:采用抛填集料工艺制备了一种粗集料能充分接触并有效嵌锁的混凝土,从而使集料能在混凝土中充分发挥强度骨架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制备集料嵌锁混凝土不仅保证了原混凝土的良好工作性,而且抛入碎石后混凝土的强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随着集料对混凝土的置换率从10%~30%(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有一定增加.粗集料在这种混凝土中有很高的体积分数.SEM观察表明:抛填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粘结比普通混凝土中的集料/水泥石界面粘结要紧密.
2007(6):717-723.
摘要:以粉煤灰、增钙剂、丙稀酸系乳胶粉、水泥、复合激发剂、纤维素醚、聚丙烯纤维为主原料,配以适量的粉状消泡剂、防霉剂,制得了一种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探讨了粉煤灰、水泥、乳胶粉、纤维素醚、复合激发剂、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的配方;测试了它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配制的大掺量粉煤灰干粉外墙腻子中粉煤灰掺量可以大于70%(质量分数),其成本低廉,是一种具有优良理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的环保型腻子;同时还为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6):724-730.
摘要:以宁夏当地丰富的废弃物煤矸石复合粉煤灰及矿渣,试验对比了掺与不掺煤矸石及混合材的混凝土强度;对比了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等)对复合混凝土的增强效果.试验证明,以煤矸石复合其他矿物掺和料能加深水泥的水化过程;当煤矸石与其他矿物掺和料达到合适的配比时能将混凝土强度提高1个等级.
2007(6):731-735.
摘要:模拟钢筋混凝土配筋方式,用纤维增强砂浆筋代替传统钢筋增强水泥砂浆.采用玻璃纤维编制纤维增强砂浆筋作为主筋,用芳纶纤维对其进行横向连接并织成平面织物,然后用水泥浆进行固化.接着就主筋编排方式对织物增强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辫子状主筋织物增强水泥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比交织状主筋织物增强水泥砂浆的大;在宽度和厚度方向上的主筋根数有一个最佳值,高于或低于此值,其增强效果都会下降;较细主筋的增强效果比较粗主筋的好.
2007(6):736-739.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0,15%,20%,40%,60%,质量分数)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集料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15%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明显增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明显降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20%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降低;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大,集料破碎率也随之增大;针片状颗粒含量对4.75 mm以上筛孔的集料破碎率影响较大.
2007(6):740-744.
摘要:利用天然岩沥青作改性剂,对AH-70基质沥青进行改性,获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经天然岩沥青改性后的沥青其高温性能大为提高,感温性得到改善,抗老化能力和稳定性有所加强;在理论上对天然岩沥青改性机制及其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以利于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
2007(6):745-748.
摘要:探讨了水泥基材料减缩剂喷涂工艺对水泥砂浆的减缩效果.结果表明:减缩剂喷涂对于水泥砂浆有很好的减缩效果.水泥砂浆脱模后在表面连续3 d喷涂3次30%(质量分数)的减缩剂溶液,1 d的减缩效果可以达到45%,28 d为22%.减缩剂喷涂工艺克服了内掺工艺影响水泥基材料强度的缺点,经喷涂减缩剂后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未降低.另外,减缩剂喷涂工艺可减少减缩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2007(6):749-753.
摘要:将所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万的聚丙烯酰胺(PAM)与甲醛反应使之羟甲基化,然后将羟甲基化聚丙烯酰胺和单体丙烯酰胺(AM)脱水缩合,得到产物改性聚丙烯酰胺.适宜的反应物摩尔比n(PAM)∶n(甲醛)∶n(AM)=1∶0.6∶0.6,羟甲基化转化率可达99%以上,丙烯酰胺转化率可达93%以上.改性聚丙烯酰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室温下发生交联反应.其优点是交联速度快、聚合放热温度低、在侧链发生交联反应、抗水解能力强,吸水膨胀倍数与膨润土相当.将改性聚丙烯酰胺与膨润土混合(其中膨润土质量约占70%)制成的膨润土土工合成材料,其体积膨胀率为190%,基本达到我国建筑行业标准实用要求.该产品经久耐用,为土工合成材料的制备技术探索了一条新路.
2007(6):754-758.
摘要:用导电镍粉与丙烯酸乳液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水性镍系内墙电磁屏蔽涂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导电镍粉以及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无机改性膨润土对涂料沉降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以及游离甲醛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30~1000 MHz频段范围内,对涂料涂层在远场区(平面波)与近场区(电场)的屏蔽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不同区域屏蔽性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2007(6):F0002-F0002.
摘要:汪维,男,1946年5月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具有较扎实的高分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担任职务包括:国际建筑及建设研究和创新委员会(CIB)副主席、建设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会长、上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节能和建材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以来从事化学建材的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先后组织和主持了十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其中直接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