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启事

      2007(1).

      摘要 (351)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庆祝《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预通知《硅酸盐学报》自1957年创刊至2007年已50年.为庆祝《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中国硅酸盐学会定于2007年8月下旬(具体时间等另行通知)举办“庆祝《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期间,将颁发首届《硅酸盐学报》优秀论文奖,并召开《硅酸盐学报》第5届编辑委员会第3次会议暨《硅酸盐学报》国际编辑顾问委员会会议.现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拟为“庆祝《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撰写综合评述或专论性文章(论文目录…

    • 普通混凝土砂石级配的研究

      2007(1):1-6.

      摘要 (1767) HTML (0) PDF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传统的连续级配密实堆积入手,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将传统的2个常用的连续级配计算式,依5种流变性类型混凝土调整为5个计算式,并得出了5种类型拌合物的最佳石子用量,明确了砂率随胶结材用量变化的规律.

    • 水化水泥颗粒表面超塑化剂吸附层分布模型

      2007(1):7-13.

      摘要 (452)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了钙矾石(AFt)、单硫型硫铝酸钙(AFm)和钾长石类单矿物,并研究了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PMS)、β-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BNS)及聚羧酸盐(PC)等几种化学成分不同的超塑化剂在其早期水化颗粒表面上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zeta电位是决定水泥颗粒表面对超塑化剂吸附量的关键因素.以溶液沉淀析出法人工合成的AFt具有较高的正zeta电位,能吸附大量带负电荷的超塑化剂,AFm仅带少量正电荷,其吸附超塑化剂相对较少,钾长石、氢氧钙石和石膏的zeta电位几乎为零或负值,因而基本不吸附超塑化剂.根据实验结果,笔者认为水化水泥颗粒用马赛克结构表示为最佳,而超塑化剂主要吸附在AF表面上.

    • FDN减水剂对建筑石膏水化和硬化体结构的影响

      2007(1):14-19.

      摘要 (747)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SEM扫描电镜、氮吸附法和MIP压汞测孔技术,水化温度、水化率和电导率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萘系减水剂FDN对建筑石膏水化进程及其硬化体强度、孔结构、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FDN可显著提高建筑石膏硬化体强度,当FDN掺量在1.0%(质量分数)以内时,建筑石膏硬化体强度增长较快;FDN对建筑石膏水化进程、水化产物形貌影响甚微,但可明显改善硬化体孔结构,使其孔隙率降低、孔径细化,而这正是减水剂增加建筑石膏硬化体强度的原因所在.

    • 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组成与性能的研究

      2007(1):20-25.

      摘要 (500) HTML (0) PDF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硫铝酸钡钙(C2.75B1.25A3-S)矿物含量的阿利特(C3S)-硫铝酸钡钙水泥组成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阿利特和硫铝酸钡钙矿物可以在同一熟料体系中共存;硫铝酸钡钙矿物的最佳含量为8.0%(质量分数,下同);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最佳矿物组成为:8.0?.75B1.25A3-S,61.6?S,14.7?S,5.1?A,10.5?AF;在最佳矿物组成条件下制备的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1,3,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39.8,77.5,85.0 MPa,展现了良好的早期力学性能.借助于XRD和SEM-EDS分析,研究了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组成和结构.

    • EPS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

      2007(1):26-31.

      摘要 (504)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类似“裹砂”工艺的预拌方法拌制发泡聚苯乙烯(EPS)轻质混凝土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EPS颗粒部分取代粗集料和细集料,可以制得表观密度为800-1 800 kg/m3、抗压强度达11-20 MPa的EPS轻质混凝土;微硅粉能显著改善EPS颗粒与水泥浆体的粘结性能,提高EPS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而掺入钢纤维则能显著改善其干缩性能.

    • 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2007(1):32-36.

      摘要 (348)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自设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粘结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布的C20,C30,C40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的CFRP粘结长度、粘结宽度、粘贴层数下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有效的CFRP粘结长度,并得出了该有效粘结长度范围内的粘结强度值,这与有关结果一致,说明自设的试验方法确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用测力延度试验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

      2007(1):37-42.

      摘要 (335) HTML (0) PDF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自制测力延度仪对SBS,SBR,EVA,PE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低温测力延度特性分别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聚合物种类及掺量对聚合物改性沥青延度、最大拉力和粘韧性等低温测力延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PE,EVA含量的增加,聚合物改性沥青最大拉力变大,而SBS和SBR含量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最大拉力几乎没有影响;SBS,EVA含量的增加会明显提高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粘韧性;聚合物改性沥青粘韧性指标与弯曲流变梁(BBR)试验蠕变劲度指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因此聚合物改性沥青粘韧性指标可用来评价其低温性能.

    • 庆祝《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预通知

      2007(1):42.

      摘要 (278)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粉煤灰水泥堆积效应与其抗压强度的关系

      2007(1):43-47.

      摘要 (446)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粉煤灰粉磨后,以不同比例与一定细度水泥配合,制成一系列粉煤灰水泥粉体.根据Dinger-Funk数学模型得出粉煤灰水泥粉体最佳颗粒群分布即最紧密堆积颗粒群分布.通过水泥与粉煤灰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计算粉煤灰水泥粉体实际颗粒群分布.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考察粉煤灰水泥粉体实际颗粒群分布与最紧密堆积颗粒群分布的相关性,同时测定粉煤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以及胶砂抗压强度.结果证明:当粉煤灰水泥粉体实际颗粒群分布与最紧密堆积颗粒群分布关联度较高时,相应粉煤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较少,胶砂抗压强度发展较理想.

    • 碱硅酸反应交流阻抗谱研究及其合理应用

      2007(1):48-54.

      摘要 (303)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快速砂浆棒法为比较,用交流阻抗谱方法对几种集料的潜在碱活性和由此引起的碱硅酸反应对砂浆密实性、抗渗性和氯离子扩散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潜在碱活性的集料与普通集料有不同的交流阻抗响应,可以根据其特征阻抗谱在复平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相角的大小来评定集料的碱活性,所得结果与快速砂浆棒法检测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交流阻抗谱方法有可能发展为评定集料碱活性的方法.在适度的碱硅酸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砂浆密实性、抗渗性提高,氯离子扩散阻抗系数变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这对于具有一定潜在碱活性集料的合理使用有参考价值.

    • 降温速率对低压ZnO压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2007(1):55-58.

      摘要 (399) HTML (0) PDF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低压ZnO压敏电阻配方,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S)及SEM,对试样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急冷能使低压ZnO压敏电阻的微空洞尺寸增大,缺陷浓度降低.通过分析PAS参数与电性能参数的关系,对急冷能明显降低电压梯度提出了新的解释.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抗裂稳定性研究

      2007(1):59-65.

      摘要 (517)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温度变化时易产生收缩裂缝这一缺陷,在集料、各种水泥基本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开展了考虑收缩因素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组成设计研究.对9种集料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干缩及温缩试验,探求集料级配组成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变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收缩性能改善、干缩量减少的可供工程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组成设计方案,这对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抗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用于泥水盾构隧道的聚合物正电胶泥浆研究

      2007(1):66-70.

      摘要 (417)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试验发现聚合物和正电胶(MMH)作为处理剂具有抑制粘土分散、稳定砂土和改善泥浆特性等效果,据此经主要原材料优选试验、造浆率试验、抗污染试验及分散岩屑回收率试验研发了聚合物正电胶泥浆(PMS).在上海复兴东路泥水盾构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MS能生成孔隙小、致密性高且厚度大的泥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应用前景.

    • 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复合减水剂的应用研究

      2007(1):71-76.

      摘要 (406)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研究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减水剂对磷酸镁水泥(MPC)基材料流动性影响的基础上,根据MPC基材料的水化特点,采用复合方法配制减水剂,研究了复合减水剂对MPC基材料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水化产物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减水剂,对MPC砂浆流动性没有明显改善作用;复合减水剂对MPC基材料流动性及强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MPC水化产物生成量和水化产物密实度.

    • 煤矸石细度和掺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2007(1):77-82.

      摘要 (301) HTML (0) PDF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热活化煤矸石的细度和掺量对水泥浆体流动度、凝结时问,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化学结合水量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活化煤矸石的细度和掺量,水泥浆体的流动度降低,凝结时间延长;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化学结合水量随热活化煤矸石细度的提高而增大,随掺量的增加而减少.热活化煤矸石的细度和掺量对水泥硬化浆体的孔结构分布和形貌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 FRP加固混凝土构件中裂纹扩展规律的数值模拟

      2007(1):83-88.

      摘要 (391)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数值模拟程序MFPA对纤维增强塑料(FRP)加固混凝土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内部裂纹萌生、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裂纹扩展的基本规律,着重探讨了不同FRP参数以及FRP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层参数对整个构件承载能力和最终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

    •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速度影响因素研究

      2007(1):89-96.

      摘要 (420) HTML (0) PDF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水灰比、胶砂比、试件尺寸、预养方式、溶液浓度及温度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水灰比越大、胶砂比越小、试件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则硫酸盐侵蚀速度越快;提高养护温度、缩短养护时间可以加快硫酸盐侵蚀速度;硫酸盐侵蚀速度随着硫酸盐溶液浓度增大和温度提高而加快,但当浓度和温度超过某一数值后,硫酸盐侵蚀速度反而减慢.在各种条件下,混凝土硫酸钠侵蚀速度比混凝土硫酸镁侵蚀快;对硫酸钠型侵蚀,采用抗折抗蚀系数作为判定指标较为合理,而对硫酸镁型侵蚀,应该综合考虑抗折、抗压抗蚀系数.

    • 橡胶砂浆收缩开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2007(1):97-100.

      摘要 (298)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用平板法及圆环法测试研究了不同代砂率的橡胶砂浆在塑性阶段及硬化早期阶段的收缩开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砂浆具有较好的抗塑性收缩开裂和抗硬化早期干缩开裂性能,在砂完全被橡胶颗粒代替时,橡胶砂浆不产生可见的收缩裂缝.

    • 用修正B3模型预测泵送高强混凝土的徐变

      2007(1):101-104.

      摘要 (305)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3种徐变预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分析了各模型在泵送高强混凝土徐变预测中的适用性;采用修正参数修正B3模型,以此来提高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针对考虑徐变效应结构分析中徐变预测模型的选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用粉煤灰和制革废水污泥等制备地聚合物材料

      2007(1):105-109.

      摘要 (329) HTML (0) PDF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粉煤灰、制革废水污泥及偏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钾为碱激活剂合成了一系列地聚合物材料.通过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溶出量研究了地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重金属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以粉煤灰和制革废水污泥制备的地聚合物材料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对重金属有较好的固化效果.XRD,SEM,IR研究表明,地聚合物材料为无定形态,地聚合反应使Si—O键对应的1 088 cm-1处伸缩振动峰向低波数方向明显移动.

    • 废旧轮胎橡胶混合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2007(1):110-114.

      摘要 (310) HTML (0) PDF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包括湿法和干法两道工艺的混合法,在实验室成功开发了废旧轮胎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即先用细橡胶粉制备成橡胶沥青,然后在集料中加入粗橡胶粉拌制成废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与类似级配的湿法工艺或干法工艺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混合法改性沥青混合料显示出更加优良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完全满足要求,且消耗了相对多的废旧轮胎,达到了环保和工程双赢的目的.

    • 铝镁锰合金建筑板材的结构设计研究

      2007(1):115-120.

      摘要 (267)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行了铝镁锰合金建筑板材的材性试验,比较了其与钢材的力学性能差别;指出了铝镁锰合金建筑板材有效截面计算及剪切屈曲应力计算与钢材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铝镁锰合金建筑板材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 力化学降解和化学降解结合制备PVC加工助剂

      2007(1):121-126.

      摘要 (264) HTML (0) PDF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力化学降解和化学降解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氯乙烯树脂(LMPVC).讨论了影响LMPVC性能的工艺条件和LMPVC对PVC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这种LMPVC具有较低的塑化温度和较高的熔体流动性,且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VC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LMPVC对PVC树脂有良好的塑化作用,并且能提高PVC树脂的力学性能,因此LMPVC是一种理想的PVC加工助剂.

    • 《建筑科技论文写作全书》即将出版发行

      2007(1):126.

      摘要 (274) HTML (0) PDF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建筑材料学报》编委会委员孙伟院士简介

      2007(1):F0002.

      摘要 (616) HTML (0) PDF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孙伟,女,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土木工程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与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防护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机理,工业废渣资源化和有效利用,在加载与非加载、双重和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过程与规律及耦合因素作用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和寿命预测新理论、新方法等.

    • 《建筑材料学报》征稿启事

      2007(1):F0003.

      摘要 (135) HTML (0) PDF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版权说明

      2007(1):F0004.

      摘要 (198)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建筑材料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

      2007(1):F0004.

      摘要 (272) HTML (0) PDF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2007年第卷第1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