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和渗流阈值及其应用(I)——计算机模拟

      2006(3).

      摘要 (293) HTML (0) PDF 0.00 Byte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和渗流阈值.为了消除边界对骨料分布的影响,引入了周期性边界条件,提出了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静态模拟方法.结合MonteCarlo数值积分,获得了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并由合理的模拟精度确定了合适的样点数和模拟次数.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混凝土界面之间的重叠效应以及骨料级配、最大骨料直径和界面厚度对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的影响.基于模拟所得的混凝土细观结构,提出了混凝土界面渗流阈值计算的数值方法,并通过与理论解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就最大骨料直径、骨料级配和界面厚度对混凝土界面渗流阈值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I)——大分子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006(3).

      摘要 (276)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丙烯酸与端羟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酯化反应,制得含有双键和聚氧乙烯长链的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作为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单体.研究了大分子单体制备中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1.2%、反应温度130°C,酯化反应时间8h是制备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大分子单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已得到预期结构的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

    •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

      2006(3):255-259.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完成了160块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70%,100%)的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20~800℃下的高温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与结果的对比与分析,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火性能,分析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特点.最后,在与已有文献中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不同类型混凝土抗火性能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的再生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关系的建议公式.

    • 纤维对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2006(3):260-265.

      摘要 (206)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由于乳液掺量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此提出了在较低丁苯乳液掺量下采用纤维增强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的方法.研究了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及其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对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早期(0~6h)干缩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钢纤维、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及其混杂对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长期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0.3%碳纤维、0.1%聚丙烯纤维均能减小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早期的干缩率;0.3%碳纤维对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早期干缩的抑制作用好于0.3%聚丙烯纤维,但却增大了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的长期干缩率,而0.3%钢纤维限制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长期干缩的效果最优.通过压汞实验初步分析了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砂浆孔结构与其干缩率之间的关系.

    • 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和渗流阈值及其应用(Ⅰ)--计算机模拟

      2006(3):266-273.

      摘要 (317) HTML (0)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和渗流阈值.为了消除边界对骨料分布的影响,引入了周期性边界条件,提出了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静态模拟方法.结合Monte Carlo数值积分,获得了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并由合理的模拟精度确定了合适的样点数和模拟次数.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混凝土界面之间的重叠效应以及骨料级配、最大骨料直径和界面厚度对混凝土界面面积分数的影响.基于模拟所得的混凝土细观结构,提出了混凝土界面渗流阈值计算的数值方法,并通过与理论解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就最大骨料直径、骨料级配和界面厚度对混凝土界面渗流阈值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混杂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2006(3):274-278.

      摘要 (261) HTML (0)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用混杂纤维(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成)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出钢筋混凝土梁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跨中挠度、钢筋及加固材料的荷载-应变曲线、破坏形态以及其截面沿梁高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平均应变的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使用加固材料(碳纤维布、混杂纤维布)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的补强加固方法是有效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随加固材料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固材料混杂比例及混杂方式均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层内混杂纤维的抗弯性能、延伸性能以及经济性均优于单一纤维和层间混杂纤维.

    • 水下抗分散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2006(3):279-284.

      摘要 (336)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水下抗分散剂(AWA)、高效减水剂(HWRA)、消泡剂(DF)和硅灰(SF)等对水下抗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两种典型的水下抗分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各项耐久性指标.结果表明:混凝土需水量随AWA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抗压强度随之下降;当HWRA与AWA复合使用时,HWRA存在一个最佳掺量;掺加DF和SF有利于提高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抗碳化性和抗Cl^-渗透性均远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2006(3):285-290.

      摘要 (323)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试验分析了集料级配类型、试件尺寸、水泥剂量、水泥品种、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对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分析了不同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从而为强度的合理限值提供了依据.

    • 水泥土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

      2006(3):291-296.

      摘要 (237)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一系列水泥土工程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水泥土的基本力学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变形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抗剪强度与正应力的关系、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回归方程以及不同水泥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推算公式.

    •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2006(3):297-301.

      摘要 (268)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试验室条件下371块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50%,100%(质量分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特性及概率分布特征.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采用正态分布模型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布进行了检验;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根据试验结果得到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可以用正态分布模型描述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概率分布.最后根据统计分析和贝叶斯估计结果,建议了C30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取值.

    • 芳纶纤维布层数对加固梁疲劳性能的影响

      2006(3):302-306.

      摘要 (361)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芳纶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得到了钢筋的应变滞回曲线和加固构件的抗弯刚度随循环次数衰减的规律,探讨了芳纶纤维布层数对加固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芳纶纤维进行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抗裂疲劳性能得到了极大改善,损伤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从而验证了芳纶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分析

      2006(3):307-311.

      摘要 (265)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加入分散剂,制备了团聚程度低、结晶度完好、具有较好磁性能、不同组成的锰锌铁氧体粉末晶体.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后,分别测定了烧结温度对其XRD晶相、饱和磁化强度、磁滞回线的影响以及组成变化对其饱和磁化强度、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升高有利于形成尖晶石型的锰锌铁氧体,提高其磁性能;原料中ZnO,MnO,Fe2O3的摩尔比为22.32∶27.18∶50.5时,锰锌铁氧体的磁性能最佳.

    •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Ⅰ)--大分子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006(3):312-316.

      摘要 (384)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丙烯酸与端羟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酯化反应,制得含有双键和聚氧乙烯长链的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作为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单体.研究了大分子单体制备中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1.2%、反应温度130℃,酯化反应时间8h是制备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大分子单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已得到预期结构的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

    • 自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2006(3):317-322.

      摘要 (422)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多乙烯多胺TETA的分子链段上接上环氧基团,将亲水性的多乙烯多胺改性成为即亲水又亲油的两亲性化合物,从而制备出了自乳化型的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该固化剂兼具乳化功能和固化功能.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结果显示:用自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乳化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粒径在1μm左右,乳化性能较好.对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涂膜后的性能测试表明:该涂膜的适用期较长,达6h以上;表干时间较短,一般在1h左右;涂膜后8d其硬度即达到稳定值,硬度为0.7以上;附着力较好,部分涂膜的附着力达到了1级;涂膜的透明性及耐酸性都较好.

    • 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爆裂机理研究进展

      2006(3):323-329.

      摘要 (337)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爆裂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总结了混凝土爆裂发生的影响因素、成因机理及实验和理论研究的进展状况.提出了热开裂和孔隙水(汽)压力的耦合作用是产生混凝土爆裂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温升诱致混凝土爆裂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一个兼顾材料科学和力学的理论体系是全面理解混凝土温升爆裂的根本途径.

    • 自密实混凝土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06(3):330-336.

      摘要 (370)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屋建筑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对自密实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以及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及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与其他加固方案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在截面增大型钢筋混凝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且施工方便,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上海地区普通商品混凝土配制中的若干问题

      2006(3):337-340.

      摘要 (410)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了上海地区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历程;针对当今强调提高混凝土抗裂性,采用降低混凝土用水与使用中效混凝土外加剂的实际状况,认为需要开发新型的中效混凝土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稳定性;结合上海地区普遍使用矿渣微粉/粉煤灰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实际状况,认为普通混凝土实现高性能化和绿色化的技术途径应是在一定量浆体体积的基础上采用较大掺量的复合矿物掺合料.

    • 地聚合物水泥固化重金属的研究

      2006(3):341-346.

      摘要 (463)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合成了一系列含有重金属的地聚合物,并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毒性溶出程序,检验了Cu(Ⅱ),Zn(Ⅱ),Pb(Ⅱ),Cd(Ⅱ),Cr(Ⅲ)和Ni(Ⅱ)在地聚合物中的固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聚合物对上述重金属有很好的固化效果.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地聚合物固化重金属的机理为物理固封和化学键连的共同作用.

    • 碳纤维砂浆与碳纤维混凝土导电性能实验研究

      2006(3):347-352.

      摘要 (363)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直流双电极法研究了碳纤维砂浆(CFRM)和碳纤维混凝土(CFRC)的导电性能与其龄期之间的关系.为了模拟材料受载产生裂缝的情况,在材料内部设置了绝缘片,研究了在不同龄期碳纤维砂浆和碳纤维混凝土试件导电性能受其内部绝缘位置和数量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碳纤维砂浆的导电性能随龄期显著变化,且呈sigmoidal曲线关系,绝缘片的数量对其导电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绝缘片位置越靠近电极其导电性能越强;碳纤维混凝土的导电性能随龄期显著变化,且呈高斯曲线关系,在同一截面、龄期和绝缘面积下绝缘片的数量越多其导电性能越强,当绝缘片在最佳截面上时其导电性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 掺复合矿物超细粉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2006(3):353-356.

      摘要 (358)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KGF粉是以矿渣、硅灰和钛矿渣等多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磨而成的一种复合矿物超细粉.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共同作用下,KGF粉可以很好地发挥火山灰效应、微集料填充效应和耐久性效应.由于减少水泥质量用量40%~60%,并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和抗酸雨能力,因此,KGF粉的应用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干缩开裂的影响

      2006(3):357-360.

      摘要 (361)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圆环法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下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干缩开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体积分数越高,水泥砂浆出现初始裂缝的时间越晚;各种体积分数下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的裂缝形态均为多发型细微裂缝.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干缩开裂性能的作用机理,以及多缝出现的原因.

    • 磨细矿渣对灌浆材料早期性能的影响

      2006(3):361-365.

      摘要 (286)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磨细矿渣对新拌超细水泥浆体若干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灌浆材料的早期水化热.结果表明:磨细矿渣有明显的稀释润滑和缓凝作用,能改善超细水泥浆体的可灌性,从而使其达到理想的灌浆效果.

    • 首届地下工程服务寿命国际专题讨论会

      2006(3):365.

      摘要 (213)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推动地下结构服役寿命应用的发展,加强与工程界的互动,同济大学和代尔夫特大学联合举办本届研讨会.本会议的主席为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先生和代尔夫特大学教授、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前主席J.Walravan先生.

    • 混凝土中矿物掺和料水合机理的交流阻抗研究

      2006(3):366-369.

      摘要 (144)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和料在干燥或浆体状态下的交流阻抗谱,通过比较其差异对矿物掺和料的水合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矿物掺和料的阻抗值在电介质范围内,但其Cole-Cole图与一般的电介质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水合过程较水泥的水化过程简单,但也存在初凝阶段和终凝阶段.

    • 热处理条件对抗菌玻璃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2006(3):370-376.

      摘要 (356)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制备载银型可溶性硼硅酸盐玻璃抗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XRD,SEM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即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对抗菌玻璃的析晶状况、微观结构及其抗菌性能的影响,以确定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在530℃下进行热处理时,抗菌玻璃不会发生析晶,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其耐水性增强,抗菌性能减弱.(2)热处理温度升高至580℃时,在较短时间(20min)内抗菌玻璃已析出硼砂晶相.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析出硼砂晶相含量增加,抗菌性能提高.(3)在630℃下保温50min时,抗菌玻璃发生硼砂晶相向偏硼酸钠晶相的晶型转变,使得其耐水性最差、抗菌性能最强.同时,抗菌玻璃中偏硼酸钠晶相的析出不利于其抗菌性能的提高,其含量增加将使抗菌玻璃的抗菌性能下降.(4)抗菌玻璃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处理温度630℃,保温时间50min.

    • 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浮法退火窑内玻璃温度的预测

      2006(3):377-380.

      摘要 (345) HTML (0)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热电偶测得的退火窑中空气温度和红外测温仪测得的玻璃表面温度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玻璃温度预测模型.通过与实际工况对比,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对改善玻璃退火窑运行质量,预测玻璃成型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建筑材料学报》编委会委员吕祖良教授简介

      2006(3):F0002.

      摘要 (411)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吕祖良,男,汉族,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任国家建材工业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建材分会副理事长、《建筑材料学报》编委会委员等职.吕祖良教授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1976年调至建筑材料工业部(后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从事科技、教育管理,先后任技术处处长、教育司司长等职.吕祖良教授在科研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钢丝网水泥领域的研究,先后完成了“预应力加筋钢丝网水泥物理力学性能与应用理论研究…

    • 《建筑材料学报》征稿启事

      2006(3):F0003.

      摘要 (3429) HTML (0) PDF 0.00 Byte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筑材料学报》为国内建筑材料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本刊现已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Page One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也已将本刊认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本刊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建筑材料及其相关领域内最新科研及工程应用成果(包括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等),主要刊登建筑材料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同时也刊登相关的工程应用、研究简报、实验技术类文章.刊物面向全国征稿,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建筑材料及其相关专业的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