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221-226.
摘要:有机物与共晶磷是磷石膏中的主要有害杂质.采用浮选、萃取分离浓缩技术,应用色谱—质谱联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显微分析,结合宏观性能试验,对磷石膏中的有机物、共晶磷分布及它们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中的有机物为乙二醇甲醚乙酸酯、异硫氰甲烷、3—甲氧基正戊烷、2—乙基—1,3—二氧戊烷,且分布于二水石膏晶体表面,它们的含量随磷石膏颗粒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些有机杂质可削弱二水石膏晶体间的接合,使硬化体强度降低;磷石膏中的共晶磷随磷石膏颗粒度的增加而减少,它可延缓胶结材凝结硬化.使水化产物晶体粗化、结构疏松.
2003(3):227-230.
摘要:研究了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铝酸三钙在水中的早期水化特性.用水化微量热仪测量该水化产生的热量和放热速率,用X射线衍射无标样定量法测定不同水化龄期的水化程度,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滤纸片法测定水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3A在与水接触的几分钟内,其水化速率很快,水化程度达70%以上,且水化产物以C3AH6为主。
2003(3):231-236.
摘要:对比了矿渣粉、Ⅱ级粉煤灰、沸石粉和硅灰等4种活性掺合料分别以不同比例等量替代水泥后对减水剂塑化效果和浆体流动度保持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其它3种掺合料相比,掺矿渣粉有助于增强减水剂塑化效果和改善浆体流动度保持性.对比矿渣粉与高效减水剂单掺和双掺情况下新拌混凝土的性能,表明矿渣粉还具有一定的辅助减水效应,且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另外,还对产生有关试验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张云升 , 孙伟 , 沙建芳 , 林玮 , 郑克仁 , 刘斯凤
2003(3):237-242.
摘要:利用粉煤灰作为配制地聚合物的一种基本Si-Al质材料,以强度为指标寻求最佳地聚合物配比;为优化养护制度,采用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压蒸养护3种养护制度,从中选出了最有利于发挥胶凝材料活性的养护制度.实验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为30%,80℃下蒸养8h时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优,分别为32.2和7.15MPa.将最优的地聚合物胶结材制成混凝土,并对其抗氯离子渗透、抗冻融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非常优异的耐久性.利用红外、X射线衍射对地聚合物的形成机理及结构本质进行的分析发现,地聚合物在合成过程中SiO4对应的1086cm^-1红外振动峰向低波数偏移,6配位Al也转化为4配位,最终形成无定形态的结构物质.
2003(3):243-247.
摘要:研究了低温(5~-15℃)环境下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抗压、抗拉和抗弯等性能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快速冻融试验条件下,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分析了聚丙烯腈纤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腈纤维可增加混凝土的合气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应变、抗弯韧性和断裂能,因而有利于混凝土低温环境下的强度增长和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提高.
2003(3):248-252.
摘要:研究了钢筋表面蚀坑对锈蚀钢筋屈服强度的影响,分别讨论了蚀坑深度和宽度对钢筋屈服强度的影响;分析了锈蚀坑存在造成钢筋应力分布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锈蚀钢筋屈服时所需荷栽与无锈钢筋屈服荷载之比值和蚀坑深度之间基本呈指数关系,而蚀坑宽度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锈蚀坑附近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将造成钢筋力学性能的明显退化.
2003(3):253-256.
摘要:研究了碳纤维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显著低于钢纤维混凝土;不同直径钢纤维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显示,微细钢纤维峰值前的作用大于较大直径钢纤维,而峰值后的作用则小于较大直径钢纤维.不同几何尺寸的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即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
2003(3):264-267.
摘要:应用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了硫酸盐对混凝土的化学侵蚀.由于硫酸盐溶液在混凝土中不形成氧化还原体系,故研究采用了与水化过程的阻抗谱相对比的方法,通过混凝土试样在硫酸盐溶液中和水中扩散阻抗系数的不同,观察了试样在硫酸盐侵蚀下毛细结构的变化.陶粒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下产生了特殊的交流阻抗谱,其复平面图呈双曲正切型,它是由在陶粒混凝土中产生的有限扩散层所引起的.根据混凝土介质中扩散系数的特征,对扩散层的厚度进行了定性讨论.
2003(3):268-273.
摘要:用压出法测定了在模拟并下温度条件下养护的固井材料与不同组成的泥浆所浸泡的模拟岩芯之间的二界面粘结强度,同时用XRD和SEM研究了二界面上的水化产物和显微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纯泥浆与堵剂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粘结,而掺加高钙粉煤灰的泥浆内部可以发生轻微的水化硬化反应,使其与堵剂很好地固化成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粘结层.使用掺加高钙粉煤灰的改性泥浆浸泡岩芯,其二界面粘结强度可比纯泥浆浸泡的岩芯提高2倍以上.
2003(3):274-278.
摘要: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功能薄膜,采用SEM,TG-DTA等手段研究了TiO2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态,并对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的薄膜样品是由粒径约为50 nm的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型TiO2纳米混晶构成的多孔性薄膜,该薄膜表面平整,孔分布均匀,膜厚约5um,镀膜层数和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热处理温度对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关于该薄膜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TiO2薄膜可使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2.065 kJ@mol-1.
2003(3):279-284.
摘要:综述了湿法制备锰锌铁磁性微粉的工艺,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超临界法、微乳液法、低温燃烧合成法、喷雾焙烧法等.着重介绍了锰锌铁磁性微粉在医疗技术方面的应用.
2003(3):285-290.
摘要:骨水泥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和磷酸钙骨水泥,直到近期的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骨水泥,特别是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骨水泥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2003(3):291-295.
摘要:研究了粉煤灰从溶液中去除有毒金属离子Ni^2 ,Zn^2 ,Pb^2 ,Cd^2 的能力,并与膨润土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求平衡吸附率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除了对Zn^2 的吸附能力和膨润土相当外,其余均大于膨润土.粉煤灰对Pb^2 (初始浓度为2000mg/L)的平衡吸附率达83%;对Ni^2 ,Zn^2 ,Cd^2 (初始浓度均为800mg/L)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61%.60%.94%.
2003(3):296-300.
摘要:以不同掺量、不同颗粒群分布的矿粉与水泥相匹配,探讨了其与矿粉—水泥胶凝体系胶砂强度(以活性指数表示)的关系.研究表明:矿粉—水泥胶凝体系早期(7d)胶砂强度主要与矿粉细度(用D50表示)有关,且成正比关系;而胶砂后期强度(28d)则与水泥细度的关联性最大(亦为正比关系).活性指数的大小与矿粉掺量的关系在矿粉掺量较低时不明显,当掺量达到50%~70%后,则随矿粉掺量的增加,各龄期抗折、抗压活性指数均下降.
2003(3):301-307.
摘要:讨论了二维骨料分布的边界效应.首先,应用一种简单的模拟算法,分析了混凝土骨料分布密度的边界效应和边界层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模拟次数趋向无穷大时,混凝土构件中任一点的骨料分布密度均值均趋近于某一定值.不同的骨料面积分数并未影响骨料分布密度均值曲线的形状,它们均由上升段、下降段和水平段三部分组成;其次,基于这些模拟结果,再应用数学拟合将骨料分布密度均值和边界层厚度表示成骨料面积分数的函数;最后,用实验数据初步证实了该模拟算法的有效性.
2003(3):308-311.
摘要:对碳纤维水泥砂浆梁的电热效应及其所引起的热力变形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梁的升温规律和变形发展规律,找出了梁的上下表面稳定温差及最大变形与输入功率的关系,从而为梁的变形调节提供了实验依据.
2003(3):312-315.
摘要:研究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温阻特性,探讨了碳纤维特性(掺量、长径比)、水泥基体特性和热循环次数对温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升温初期,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呈现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效应;升高到一定温度后。呈现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效应.该材料独特的温阻特性为其在智能结构中实现温控和火灾预警提供了材料基础.
2003(3):316-320.
摘要:研究了共混乳液组成及其薄膜的力学性能与共混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关系.试验结果发现,少量氯偏乳液与丁苯胶乳共混,可以显著降低改性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丙苯乳液与丁苯胶乳共混,当质量比为3∶2~4∶1时,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较低.聚合物乳液改性砂浆的氯离子扩散性与聚合物本身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关.聚合物本身的拉伸强度越低、断裂伸长率越大,则改性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越小.当共混乳液薄膜的断裂伸长率从200%~300%增大到800%以上时,相应改性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由(10~15)×10-12m2/s降低到(3~4)×10-12m2/s.
2003(3):321-324.
摘要:通过数字散斑处理技术,采用三分点加荷的力学模式,详细研究了沥青小梁在纯拉伸状态下的变形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此得到了低温条件下沥青材料的拉伸应变和应变速率;通过剪切状态下的剪变率验证了所测拉伸应变速率的准确性.
2003(3):325-328.
摘要:运用静态实验的方法,以尾矿玻璃熔体对碳化硅和二硅化钼耐火材料进行了侵蚀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侵蚀前后的耐火材料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尾矿玻璃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尾矿玻璃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耐火材料不仅受到玻璃液的物理侵蚀,同时还受到其化学侵蚀.
2003(3):329-332.
摘要:研制了一种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了光引发剂及其复合方式、用量对该涂料涂膜的固化速率、硬度和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
2003(3):333-336.
摘要:以《建筑材料学报》1998~2002年发表的376篇论文为统计样本,对其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分布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5年中刊发的376篇论文的引文总量为2815篇,篇均引文量为7.51篇;引文语种以中英文为主,占总量的97.41%;引文类型最多的是期刊;引文年代集中在1991~2000年,但2000年之后的引文量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