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
摘要:根据X射线小角度散射 (SAXS)理论 ,对描述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各向异性程度的特征参数———孔形状因子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 ,所测定的硅粉水泥石中 ,微孔的形状大多数与球形较为接近 ;硅粉含量、水灰比对孔形状因子有较大影响 ;孔形状因子与水泥石强度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 .
2001(2).
摘要:由同济大学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共同承担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丙纶及碳纤维对混凝土强韧化和防裂作用的研究 ,于 2 0 0 1年 3月 1 5日通过了上海市教委组织、由郁铭芳院士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 .该项目研究了改性丙纶纤维及碳纤维掺入水泥基材料的作用和影响 ,结果表明 ,两种纤维均可大幅度减少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开裂率 ,明显提高其抗冲击韧性 ,并可明显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抗冻融等性能 .该改性丙纶材料已投入批量生产 ,经浙江白溪水库、上海龙华旅游城、济南广场等十余项工程逾万方混凝土的应…
2001(2).
摘要:海峡两岸高性能混凝土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3日在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瑞安楼 )二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台湾科技大学营建系主办 ,台湾嘉新水泥集团和嘉新京阳水泥有限公司协办 .参加研讨会的海峡两岸代表总数约 1 5 0名 ,分别来自台湾、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以及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应用单位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加强海峡两岸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交流 ,促进海峡两岸 ,尤其是上海及周边地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会议共交流论文 1 4篇 ,并编印了研讨会…
沈洋 , O.M.Jensen
2001(2):101-104.
摘要:研究了水泥熟料单矿物C3S ,β C2 S和C3A在 40°C封闭气相中的水化情况 ,其中 ,气相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为 85 .0 %~ 99.0 % .结果表明 :C3S在气相中水化能力比较弱 ,在高相对湿度 (RH >97.5 % )气相中能逐步水化 ,但在低相对湿度 (RH =95 % )气相中 ,水化速率非常慢 ;β C2 S在气相中水化能力很弱 ;C3A在气相中水化能力比较强 .
2001(2):105-109.
摘要:研究了含偏高岭土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水泥中单独加入偏高岭土时,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有所降低,但若将偏高岭土与矿渣适当配合后再加入硅酸盐水泥之中,则可以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研究了偏高岭土单掺及其与矿渣复掺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DTA,SEM分析了水泥的水化产物。
2001(2):110-115.
摘要:研究了白云石的煅烧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掺量等因素对水泥物理性能和膨胀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白云石煅烧温度的提高,水泥石的强度降低,膨胀率增大;保温时对后期强度的影响不大;水泥石的自由线膨胀率随煅烧白云石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合理控制白云石的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并选择合适的掺量,可以使水泥浆体产生适度的膨胀,起到补偿收缩、防止开裂,增加强度、提高抗渗性能的作用。
2001(2):116-121.
摘要:根据X射线小角度散射(SAXS)理论,对描述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各向异性程度的特征参数-孔形状因子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所测定的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的形状大多数与球形较为接近;硅粉含量、水灰比对孔形状因子有较大影响;孔形状因子与水泥石强度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
2001(2):122-126.
摘要:研究了掺矿渣粉和高效减水剂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HEMC)改性水泥砂浆的物理性能,其中包括新拌砂浆含气率、保水率、体积密度,硬化砂浆体积密度、孔隙率、毛细孔吸水率等,结果表明:矿渣粉和减水剂这两者对砂浆保水性和毛细孔吸水率的作用与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的相同,而对含气率、体积密度和孔隙率的作用则与之相反,矿渣粉、减水剂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共同掺加时,可使砂浆体积密度和孔隙率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2001(2):127-131.
摘要:采用改善进的Figg法研究了单轴压缩作用对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普通混凝土在单轴压缩菏载作用下,其气体渗透系数存在着一个单轴压应力的阈值,该值约在应力比f/fcu=0.40-0.50处,当应力比小于总人阈值时,混凝土的抗渗透系数比无菏载时至少大5%,,当应力比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渗透系数将迅速增大,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开始恶化,此外,还发现,当应力比小于阈值时,标养60d的混凝土基气体渗透系数要比标养28d的下降约25%。
2001(2):132-137.
摘要:对新老混凝土粘结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新老混凝土粘结层呈叠层结构,老混凝土的洇水、老混凝土粘结面上粗骨料周围所形成的“过渡层”及新混凝土收缩微裂缝足,从而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得到提高;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新老混凝土粘结劈拉强度及粘结抗折强度进行了预测,对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预测值的合理性也给予了必要的分析,由此证明神经网络法是解决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预测问题的一种较为理想之法。
2001(2):138-142.
摘要:建立了表征混凝土渗流结构的4个参数,根据这4个参数随水化时间发生的变化,可以了解水泥浆全和普通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在掺加高炉矿渣和粉煤灰后,因其不同的水化机理和水化过程,混凝土的渗流结构发生了变化。可以通过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渗流结构的影响来了解矿物掺合料的水化过程,并为工程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掺合料及其适当掺量提供参考。
2001(2):143-147.
摘要:通过测定新拌砂浆保水性、含气率,硬化砂浆孔隙率、孔径分布、断面形貌以研究丁苯乳液D623对砂浆物理性能的改性效果,丁苯乳液D623对砂浆有良好的保水和引气作用,可使砂浆体积密度降低,孔径分布改变;聚合物成膜后形成网状结构,与水泥水化产物相互穿透;硬化砂浆的孔隙率与新拌砂浆的含气率没有对应关系,与新拌砂浆的体积密度反倒有一定的关系;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与孔隙率、体积密度有对应关系,而粘结抗拉强度与它们的关系则不明确。
2001(2):148-153.
摘要:研究了磨细矿渣净浆和砂浆对外渗氯离子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掺加70%磨细矿渣可使净浆和砂浆结合氯离子能力、尤其是化学结合能力大幅度增加,但加入硫酸根后,其结合能力下降,原因为化学结合能力显著下降,而不是物理吸附性能明显减弱,碱性增大会显著降低化学结合性能,外加剂则会减弱净浆与砂浆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性能。
2001(2):154-158.
摘要:将制备的CaO-Fe2O3-P2O5系统玻璃试样在570-577℃下进行热处理,并在模拟生理液中浸泡,经热处理及模拟生理液浸泡后的样品以XRD方法确定了主晶相,测定了微晶化后样品的密度、化学稳定性及磁滞回线,试验表明,试样在磁场下能发热,经模拟生理液浸泡后能生成羟基磷灰石(HAP)。
2001(2):159-166.
摘要:介绍了低水胶比与高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自收缩,并指出了自收缩是引起低水胶比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在总结国内外低水胶比水泥净浆与混凝土自收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收缩的研究方向。
2001(2):167-173.
摘要:综述了各类合成纤维对混凝土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以及对抗渗性、耐久性等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各类合成纤维混凝土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2001(2):174-179.
摘要:介绍了Low-E玻璃的光学特性及其对传热的影响,对辐射-对流钢化工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和比较了当前各种玻璃水平钢化炉的特点。
2001(2):180-183.
摘要:针对上海地区湿软粘土的路基条件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提出采用水泥-石灰综合处治路基的技术措施,并对水泥-石灰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与石灰土相比,水泥-石灰土的早期强度和模量较高,后期强度和模量增长缓慢,增幅也较小;水泥-石灰土的强度与模量均能充分满足高等级道面的设计要求,且受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因此,采用水泥-石灰土对于雨季施工和缩短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2001(2):184-187.
摘要:利用传统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了新型废玻璃再生建筑面砖,以工业、建筑、日用、医用等废弃玻璃为原料,并掺入适量的可塑性粘土料,经造粒、成型、烧结等工艺,在950-1050℃下烧结180-210min,制得此种新型建筑面砖,该产品具有耐酸碱,高强度、不易褪色和抗老化等优点。
2001(2):188-191.
摘要:设计了U型流动仪以测定大流动性水泥净浆与砂浆的流变学特性,并通过改变水灰比、减水剂掺量、骨料与浆全的质量比等参数,检验了该流动仪的有效性、敏感性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U型流动仪适用于测定大流劝必水泥净浆与砂浆的流变参数。
2001(2):192-195.
摘要:讨论了如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方法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详细论述了采用BP算法建立混凝土抗压强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过程,以及在活化剂作用下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效应,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学习,BP网络可成功地建立非线性的强度模型,预测强度可达到较高精度。
2001(2):196-198.
摘要:MPB混凝土修补材料是由过烧MgO粉料、NH4H2PO4粉料及调凝材料配制而成的,它具有快硬高强、与旧混凝土粘结牢固等优异性能,对MPB凝结时间、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MPB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以及MPB的水化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2001(2):199-202.
摘要:着重探讨了碳纤维长度与掺量、水灰比、龄期及成型工艺对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振动压制成型工艺且碳纤维长度为10mm时,可以较小的纤维掺量(0.5%)使复合材料获得较强的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