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
摘要: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 2 1世纪 ,在这新的历史时刻 ,我谨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 ,借本刊新世纪第一期出版 ,也是本刊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之机 ,向给予《建筑材料学报》以厚爱的各位读者、作者 ,向关心、支持《建筑材料学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真诚的祝福 !另外 ,我还要借此机会向本刊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的委员们致以特别的谢意 ,正是在你们的指导与帮助下 ,我们这份刊物才能在短时间内就走上了正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希望你们今后对本刊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同时 ,更希望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的委员们以更大的热情扶持本…
2001(1).
摘要:《建筑材料学报》为国内建筑材料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由国家教育部主管 ,同济大学主办 .本刊现已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 (Ei)PageOne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也已将本刊认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 .本刊的主要任务是 :反映建筑材料及其相关领域内最新科研及工程应用成果 (包括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等 ) ,主要刊登建筑材料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 ,同时也…
2001(1).
摘要:以粉煤灰为基材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技术是指根据不同粉煤灰材料品质和品类的特点 ,遴选其它火山灰质材料 ,对之进行合理配伍或技术加工 ,形成具有较高胶凝效率、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或大掺量地替代水泥的混凝土中的外掺混合材 .该材料以火力发电的废弃物———粉煤灰为基材 ,成本较代 ,且利于环保和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掺和材料的胶凝效率较高 ,它能够等比例取代混凝土中 30 %~ 40 %的水泥用量 ,并有效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长期力学和耐久性能 ,经济与技术效益兼顾 .此外 ,复合掺合材料技术使原来无序的工业废料变为有…
王培铭 Stark. , J
2001(1):1-6.
摘要:用德国标准和规范研究了丁苯乳液D623对桥面用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改进效果;丁苯乳液D623对砂浆有良好的减水作用,对提高抗折强度和粘结抗拉强度也有显著作用,并可大幅度降低压折比、提高折弹比,综合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粘结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桥面用改性砂浆的聚合物D63掺量范围为10.1%~17.5%。
2001(1):21.
摘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目前审核通过第八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同济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4个学科通过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评审 .至此 ,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 3个二级学科已都具备了博士点授予权。同济大学材料学 (原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级学科是国家于 1 981年首批建立的博士点学科之一。1 987年本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1 990年在本学科内设立了“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97年成为“2 1 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学科 ,1 999年被批准为“长江计划”特聘…
2001(1):22-27.
摘要:主要研究了掺放磷铝酸盐特种水泥(PALC)后矿渣硅酸盐水泥(SC)的水化行为;通过混凝土实验,探讨了在磷铝酸盐水泥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变化,掺磷铝酸盐水泥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可提高8~14MPa,利用DSC,XRD,SEM,IR等分析手段,对该复合水泥水化浆体的结构、形貌进行研究,IR分析表明,复合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相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较SC的高,由此可推测其稳定性增强,浆体耐久性好,SEM表明,水化浆体中的C-S-H凝胶交织成网络状,结构致密。
2001(1):60-64.
摘要:介绍了在混凝土中综合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化作用,多层次多反复地降解和消除污染物质的生态混凝土污水处理方法,这一方法采用侧滤,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固体悬浮物质后,再经过推流式生态混凝土水处理装置,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另外,通过在生态混凝土中掺加缓释性净水材料,提高了生态混凝土的净水效果和耐久性,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严重污染河道污水的就地净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COD,BOD去除率过50%,TP去除率超过70%,TN去除率达到20%,此项技术不仅开拓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范围,也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投资少、效果好,运转费用低的好方法。
2001(1):75-78.
摘要:采用美国产MTS试验机,分别研究了掺0%,5%,10%,15%(质量分数)偏高岭土混凝上的抽拉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轴拉强度和峰值应变相应提高,抗拉弹性模量基本不变,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拉压比则相应下降,此外,当掺量为5%时,可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基本不变;掺量为15%时,坍落度下降20%左右,但可通过增加20%的高效减水剂用量来加以调整。因此,将偏高岭土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使用将是十分便利的。